APP下载

城中村改造的实践与思考

2015-08-15

江西建材 2015年2期
关键词:城中村青岛市用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近些年来,城市化发展取得了显著地进步。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延伸,逐渐开始将一些城市周边的农村用地涵盖在内,而其中的村庄就属于城中村。城中村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同城市具有非常大的差距,已经开始被社会大众所关注。

1 我国城中村改造发展的概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中村改造逐渐成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因为城中村改造工程非常繁杂,在不同的地区也存在显著地差异。城中村主要的本质就是把农村土地进行征用,而身份出现变化,农民也开始从农门跳进龙门,不过居住地没有变化,只不过这些居民的居住地已经被城市所包围。还有另外一种城中村,具体是是都市中的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因为农村土地已经被大量的征用,然而其经济发展水平还基本上没有出现显著地变化,同时城市发展水平存在巨大的差距。最后还有一种模式的城中村,具体是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形下,为了能够更好的有助于城市建设发展,于是把一些处在城区周边的农村的村庄纳入到城市规划区,尽管在位置上算是城市的构成要素,不过在户籍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还是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1]。

2 我国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相关制度规定的滞后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乡的多元化发展。具体来看,我国当前的户籍政策,土地制度等方面都同社会发展存在较大的出入。由于我国农村户口同城市户口存在非常的差异,也具有差异化的管理机制,这样就使得农村人们同城市人们在不同方面对于事物的理解形式具有差异。对于土地自身而言,亦是如此。对于城市土地而言,其属于国家,但是对于农村土地而言,其属于集体,由于各种各样的差异化,也导致土地的运行模式存在较大的区别,其中也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城中村内人口比较杂乱,城中村人口构成主要是之前的农村居住村民以及其他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等组成。这些地区非常为犯罪营造了一个天然的环境,因为治安环境以及给城市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影响;其次是整体规划明显落后于城市建设,城中村内很多违章建筑无法实现严格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区的市容市貌;另外由于城中村内房屋建筑密度比较高,建筑的采光以及通风环境不良,居民的居住条件非常令人担忧;再其次城中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同城市相比较而言,非常的不健全,居民的生活卫生情况也相对较差。不同的基础设施建设设计不科学合理,而且城中村内街道非常拥挤,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后果将非常严重,给居民的生命安全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最后土地使用出现了非常多的缺陷,各种方式的用地的管理非常繁杂和不科学,在某种程度上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 我国城中村改造的基本原则

本文以青岛市的城中村改造为具体的实例,研究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措施和手段。青岛市从1891年制度构建起,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时期的城市规划。近些年来,随着青岛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充,因此使用一些方法来征用土地,通过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利用对旧城区的改造,不断的注重对于老城区的经济发展潜力的发挥,让其能够更好的顺应社会发展的新潮流。其改造的基本原则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入手分析:首先,稳固推进,青岛城中村改造主要是从青岛市地区的实际情况入手,按照青岛城市化的总体规划,不断的稳固推进,最大限度的降低对于城市其他方面的不利影响,保障城城中村的改造效率;其次是坚持以政府为核心,市场化辅助手段,在青岛市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不同地区的政府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以期来更加有效的保障青岛市城中村改造可以满足普通大众的切身利益。另外在市场化运作的大环境下,最大限度的确保提升城中村的经济利益;最后是全面系统考量的原则,青岛市借助不同方面的资源和方法,对城中村进行全面的改造,以期能够不但促进城中村的建筑形态改造,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于其他方面的改造力度,实现城中村各方面的发展同城市保持均衡。

4 城中村改造的具体手段和方法

本文主要还是以青岛市的改造为范例,具体研究城中村改造的有效措施和方法。首先是整体规划,逐片开发策略,青岛市主要从城市整体规划入手,加强对于土地节约,布局科学等方面的重视程度,调整村庄改造规划,将片区用地进行全面的开发,防止出现重复投资以及资源浪费。不同级别的政府制定详尽的规划目标,对于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环节进行分析和研究,确保城中村改造的有效率;其次是提升城中村土地处理效率,由不同级别的政府按照村庄改造的具体规划,统筹安排土地等资源,最大限度的确保居民的安置住宅建设用地以及其他相关用地的有效性。另外对于一些土地用地匮乏的地区而言,可以由不同地区政府从地区实际情况入手处理,余留的土地资源由土地储备中心进行整体储备,进而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再其次是制定详细的拆迁安置范围以及相关的补偿措施,被征地房屋拆迁补偿人以按照法律颁发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作为证明,在具体的征地房屋拆迁过程中,补偿依据户单位来进行。在满足法定的不同手续的基础上,对之前的村民进行房屋安置补偿,确保村民的切实利益;最后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城中村改造操作程序,具体的程序如下:不同级别的政府提出城中村改造方案以及改造申请,然后经过以下各道程序审批通过,第一是青岛市国土资源房管局进行土地预审,第二青岛市规划局提出相关的规划设计条件,第三青岛环保局对环境影响进行审批,第四青岛市建委核查拆迁安置办法以及相关的内容,第五青岛劳动保障局核查劳动保障方案,第六青岛市发改委提出城中村改造具体的实施方案审签意见,第七青岛市国土资源房管局核查用地配置方案,第八政府相关的领导小组审定批复改造方案,最后正式开始基本建设相关流程。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我国当前城中村改造现状入手,具体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一些城中村改造措施和手段,以期能够的实现城中村良好发展。由于城中村改造牵涉到各方的利益,更加关乎到农村居民的切实保障,因此不同地区在进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必须要从地区的实际情况入手,制定系统科学的规划。

猜你喜欢

城中村青岛市用地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