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无砟轨道聚脲防水层施工要点

2015-08-15

江西建材 2015年2期
关键词:抛丸聚脲腻子

1 工艺原理

喷涂聚脲设备的工作原理为A(异氰酸酯组分)、R(活性氢组分)两种物料分别经由各自的抽料泵从料桶输送至主机进行计量,加压,升温,然后输送至喷枪,在喷枪混合后喷出。计量输送和混合系统是喷涂设备的两个主要系统。

2 聚脲防水层施工工艺

2.1 抛丸施工

(1)抛丸停止处出现凹痕:主要和现场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有关;先关闭抛丸机再停止行走;相邻两道抛丸区不得搭接,不得漏抛。(2)抛丸后出现凹坑:由于梁体混凝土表面不密实造成,对于密实性较差的梁面抛丸后会造成梁面粗糙度过大;先试抛,按基层表面一层浮浆皮完全受创为最佳,可在梁面划分很小的一个区域,确定受创面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3)抛丸后出现漏抛现象:由于抛丸机在抛丸时由于丸料在发射的时候会中间多,两边少;对于漏抛部位采用抛丸机重抛或角磨机打磨处理,保证其表面无浮浆、无松散砼、粗糙面满足设计要求。(4)混凝土基层含水率不应大于7%时不宜进行抛丸施工;抛丸机抛丸时的粉尘自动进行吸尘,含水率过大的基面,粉尘易导致吸尘机出现故障。

2.2 底涂施工

底涂施工前基面检查控制要点:(1)基面抛丸是否均匀,是否有漏抛现象;如有需要重新抛丸及打磨处理。(2)梁面修补砂浆检查;对梁面修补砂浆起皮及错台现象必须进行打磨处理,否则后期造成聚脲涂层空鼓、脱落及表面错痕现象。(3)基面清洁度检查;底涂前必须保证梁面及齿槽内无杂物及灰尘现象,对梁面油污现象必须采用打磨处理。(4)底涂施工前基面含水率检查;底涂施工前用含水率测试仪测试基层含水率,在基层含水率≤7%的条件下施工。基面含水率过高会造成底涂与梁面的粘结力降低,使底涂表面出现小气泡现象。(5)底涂施工完毕进行目测检测,检查均匀程度、有无漏涂和缺陷。实干后,检查是否漏涂,是否有起泡,针眼等缺陷。对于漏涂必须进行重新返工进行涂刷,保证每平方米400克的底涂用量;对于气泡现象采用打磨处理后重新进行底涂涂刷。

2.3 腻子施工

(1)腻子修补前底涂基面检查。对于漏涂现象必须重新进行补涂;对于基面不均匀及杂物污染现象采用角磨机进行打磨后重新补涂后,待底涂实干后进行腻子修补。(2)腻子修补前基面含水量要求≤7%,腻子修补后6-8小时若有雨停止其施工。对起鼓腻子必须铲除后重新进行腻子修补;对雨淋后大面积腻子漂白现象,对腻子表面进行人工打磨处理,打磨后如果表面针孔及凹坑现象较少可涂刷底涂后进行聚脲喷涂,表面针孔及凹坑现象较多时则重新进行腻子修补。(3)腻子修补完毕后待实干后(12小时为宜),对其表面检查,表面必须均匀,无气泡、起鼓、针孔现象。对杂物进行打磨处理,并涂刷底涂保证聚脲的粘结强度。

3 聚脲喷涂

3.1 机械与人工喷涂的优缺点

机械喷涂:优点是涂层表面外观均匀,无波浪状现状,喷涂厚度均匀;缺点是机械喷涂费时,增加喷涂时间,对于梁面局部缺陷部位或针孔较多部位不能进行及时修补,机械上掉落聚脲颗粒较多,导致涂层表面凹凸不平。

人工喷涂:优点是提高施工效率,喷涂过程中对于局部缺陷部位及针孔较多部位可及时进行修补,避免质量缺陷;缺点是涂层外观受喷枪手技术水平影响大,易出现波浪状现象;喷涂厚度不均匀。

3.2 聚脲喷涂前控制指标

(1)基面检查:防水喷涂表面及汇水坡、齿槽、梁缝内不得有灰尘、沙粒等杂物。(2)喷涂设备检查:喷涂设备必须定期及时检查保养,避免喷涂设备因机械故障导致出现聚脲A、B组分固化不完全后形成的聚脲分层等质量缺陷。(3)聚脲喷涂基面温度保证在10℃以上,切必须高于露点温度3℃,含水率必须小于7%。(4)雨天及四级以上风力不宜施工。雨天因基面含水量过高会造成后期防水层起鼓现象;风力过大易出现涂层表面及涂层厚度不均匀现象,并造成材料浪费。

3.3 喷涂过程注意事项

(1)喷枪每枪搭接以1/2枪为宜,横向移动不宜过宽。喷枪应尽量与喷涂面保持垂直。(2)第一遍喷涂后必须对聚脲表面进行缺陷修补,对表面因杂物及枪头掉落聚脲颗粒等形成的小鼓包进行切割处理;对表面针孔采用修补材料逐一进行封堵,保证二次喷涂后涂层表面美观无缺陷。(3)涂层喷涂完毕后短时间内不得接触雨水,因为聚脲在雾化后喷涂在基面上,物料温度在50-60℃之间,此时侵水后温度急剧变化易造成涂层碎裂。(4)成品保护:聚脲喷涂完毕在4h内应注意保护,不允许在其上进行其它作业。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在后续工序施工时必须做好对成品进行保护,避免涂层与无机酸、有机酸的等化学介质长期接触。

4 质量缺陷问题及处理、防治措施

4.1 聚脲防水涂层表面起鼓现象

处理措施:若缺陷部位喷涂时间较短(≤6h),对缺陷涂层表面进行打磨、清理后直接进行二次喷涂聚脲防水材料。如果缺陷部位喷涂时间较长(>6h)则在缺陷涂层表面、并向外扩展5~10cm,打磨清理后,涂刷专业粘结剂,然后喷涂聚脲修补,使整个涂层连续、致密、均匀。

4.2 防水层边缘起皮现象

(1)加强成品保护措施;(2)底涂涂刷时加强过程控制,严谨出现漏涂及涂刷量不足现象;(3)边角部位在抛丸机无法到达的部位人工打磨处理,完全去除砼表面浮浆。

4.3 聚脲拉拔试验时强度虽能达到设计要求

(1)底涂与聚脲时间间隔过长时可重新进行底涂涂刷,对于聚氨酯类底涂可重新辊涂底涂后再喷涂聚脲,对于环氧类底涂可在底涂上涂刷一层层间粘结剂后再进行聚脲喷涂;(2)各层施工前确保基面洁净,否则必须处理;(3)对于抛丸粗糙度没有达到SP3-SP4之间的轻度抛丸部位必须进行重新抛丸。

4.4 聚脲喷涂完毕后表面出现凹凸不平及颗粒状现象

(1)对满刮腻子后的基面凹坑及针孔现象采用修补腻子点补;(2)施工前对基层清理,保持洁净,施工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鞋套等防护用品;(3)喷涂过程中对于喷枪上掉落的聚脲颗粒及时采用刀片割除处理。

4.5 喷涂后涂层表面出现针孔现象

(1)少量的孔洞可采取人工逐一堵孔;大量孔洞只能采用满刮修补料进行修补。(2)基层材料施工时尽量封堵细小针孔;防水层第一遍喷涂应采用薄喷,喷涂之后马上检查,并使用专用慢反应聚脲修补料逐一堵孔。(3)降低物料温度,可降到60度,减少气体的膨胀程度;薄而快地喷涂,分多道进行,减少放热,从而减少气体的膨胀程度。

5 结束语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聚脲防水层已应用于梁面防水层施工,聚脲防水层铺设于CRTSⅡ型轨道板下,要求防水层与轨道板同寿命期,因此在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应严格控制,保证防水材料的使用寿命。

[1]客运专线铁路桥梁砼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Z].2008.

[2]刘志跃,李瑞华.赵惠芳.等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与应用[J].中国建筑防水,2007.

猜你喜欢

抛丸聚脲腻子
底面层通用室内腻子膏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汽车横向稳定杆的抛丸强化工艺研究
抛丸工艺对桥面整体化层表面浮浆的清除效果对比
不同粘度纤维素醚及其掺量对腻子性能的影响
浅谈聚脲材料的性能分析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聚脲材料对钢结构防护效果研究
浅谈建筑外墙腻子
浅谈喷抛丸清理技术在铸造行业的应用
抛丸机吊具的通用性设计以及抛丸器的布置
腻子喷涂在机械零件涂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