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分析

2015-08-15王喜顺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定律高中物理题目

王喜顺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物理组)

一、高中物理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解题思维的培养是解题能力提高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帮助学生提高物理学习成绩。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高中物理各种定理和定律,确保学生能够对这些定理定律非常熟悉。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每当一个章节内容结束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对内容进行总结,对于某些相同的定律,可以采取同样的解题思路来解答,从而提高学生对这些定理定律的熟练运用。举个例子,在教《时间和位移》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和学生简单介绍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并且让学生进行归纳时间与时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紧接着,在讲到位移与位置这部分知识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根据刚才对“时间和时刻”的学习来推理位置与位移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对于类似题目的解题会形成一种类比思维和归纳演绎思维,对于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高中物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实际上,高中物理涉及的内容都是比较复杂和难懂的,例如反射、折射、电场磁场、重力等等,加上教师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了厌倦感甚至是抵制的情绪,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了。因此教师务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结合实验,通过实验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新的思考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举个例子,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现在我让一团纸和一团包着粉笔的纸从讲台的同一高度上,让其自由下落,两个纸团哪个先着地呢?”这时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到集中,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实验,看看哪个会先着地。学生充满好奇地操作着实验,很多学生发现两个纸团是共同落地的,他们的脑海中产生了很大的疑问。这时,教师便可以和学生解释自由落体运动的原理,这样一来,学生再遇到相似的题目,便可以清晰地使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原理来解答题目,而不是简单地根据自己的感觉或者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培养了一种良好的解题能力。

三、高中物理解题能力的提高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使其在面对物理问题时有更好的思路和办法,教师还要具体地教授学生基本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对于解答物理题目更加得心应手。具体来说,不管是力学题目、电学题目,审题是相当重要的,很多学生做计算题失分的原因就是审题不认真,因此教师务必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采取更好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物理。对于物理的计算题来说,主要有两种解题思路,一种是解析法,另一种是综合法。前者是根据物理公式,从正常的解题思路来一步一步从未知到已知,而综合法则是假定条件,先列出物理公式,然后对方程式进行求解。举个例子,有这样一道题目:“一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作用力,在0.5 s 的时间内,速度从0.4 m/s 提高到0.6 m/s,如果这个物体受到另一个恒定的作用力,在同样的时间内,速度从0.7 m/s 提高到0.9 m/s,那么第一个力和第二个力的比是多少呢?”这时有的学生便会想到使用匀速速度的公式,假定条件求出加速度,然后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来求出这两个力。还有学生想到另一种方法,便是直接使用动能的定理来求解,然后直接得出这两者的比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解题方向更多了,他们不再局限于一种解题方法,而是从多种角度来思考物理问题,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确保物理教学的效率。

总之,高中物理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从物理教学的实际出发,立足于物理教学的实际,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结合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具体解题思路的教学,不能仅仅让学生知道答案,还要让他们明白答案是从何而来的,这样才能真正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从而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

[1]杜岸政.高中物理解题思维策略探索及应用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2]冯爽.高中物理解题思维障碍及教学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3]程静.论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J].今日科苑,2009(14):223.

猜你喜欢

定律高中物理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关于题目的要求
多一盎司定律和多一圈定律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倒霉定律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