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好的幼儿园精神环境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2015-08-15张春杰

新课程 2015年12期
关键词:同伴心理健康幼儿园

张春杰

(吉林省乾安县实验小学)

一、幼儿园的文化氛围

幼儿从小就得到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等多个成人的百般呵护。他们从各自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本身就带着几分胆怯和不安,也容易因此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如果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的是轻松的、乐观的、积极的、友好的,那么幼儿胆怯和不安的心理将会得到缓释,因而焦虑的心情很快就会消失殆尽。如果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的是紧张、压抑、沮丧,那么幼儿原本胆怯不安的心理将会加剧,甚至可能会发生心理疾病。因此幼儿园要为幼儿创造一个具有安全感的、愉快的、和谐的心理发展氛围。

二、幼儿园教师的管理方式

教师管理的最终目的之一在于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我认为良好的管理方式首先是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其次是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尽可能避免不切园内实际、幼儿实际、劳民伤财、没有多大意义的形式主义的事物,对教学笔记、教学反思等不做硬性规定,宁要烧而精,不要多而滥。

三、教师态度

1.尊重幼儿

幼儿教师首先要尊重幼儿、热爱幼儿,不要认为幼儿什么都不懂。幼儿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教师要经常与幼儿情感交流,尊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人格和谐发展。

2.正确对待幼儿的错误行为

幼儿错误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不能简单粗暴地制止和惩罚,使幼儿感到压抑、委屈,不服气;而无原则的忍让和迁就,也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要心平气和、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让幼儿在认识到错误的同时,树立改正错误的信心。

3.教师的形体语言

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也可以通过动作、表情、手势等形体语言表现出来。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赞许的微笑,一次会意的点头,一根赞扬的拇指都能给幼儿充满感情的关注,让幼儿体验成功的愉悦,产生安全感。

四、幼儿园的人际关系

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包括园内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同伴关系是通过在活动中的合作学习、生活上的互相关系、游戏中的集体参与建立起来的。教师不仅要教育引导幼儿乐于与同伴交往,还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幼儿的人际交往,更应为幼儿创造合作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不仅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对幼儿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猜你喜欢

同伴心理健康幼儿园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寻找失散的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