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位公差一体化教学之探索

2015-08-15顾红力

新课程(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形位公差径向

顾红力

(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

形位公差是评定产品质量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对初学者来说是必须熟练掌握的,正确地识读形位公差项目也是每个从事机械零件加工的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求新求变,让学生对每一堂课都很期待,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前: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就是常说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1.钻研教材

首先,要弄清楚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教材的体系、结构、基本内容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其次,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教科书的内容;最后,教师应在钻研教科书的基础上,广泛阅读有关参考书,精选材料来充实教学内容。

2.了解学生

首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其次,了解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等。

3.设计教法

教师要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以促进他们的能力、品德等的发展,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二、课中:一体化教学

在课堂上,严格按照工作过程六步骤组织教学,真正做到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衔接,很好地体现了“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一体化课程教学理念。下面以“径向圆跳动公差及误差的检测”一节来说明上课的过程。

1.明确任务

一台阶轴,其中间φ38mm圆柱面有圆度误差,并且其轴线相对于两端φ20mm圆柱的公共轴线有同轴度误差,如何用一个参数综合限制φ38mm圆柱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

本任务的要求是:

(1)识读图1中的径向圆跳动公差。

(2)用偏摆仪检测图1中所示台阶轴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并判断零件是否合格。

2.收集资讯

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必须掌握径向圆跳动公差的概念,公差带的形状及误差的检测方法,因此,学生要查阅教科书,上网搜索相关的图文、视频资料,各小组展示、汇报自己组所获取的资料,解释资料对完成任务的帮助。

3.制订计划

(1)各组讨论,制订工作计划:

制定任务进程表,分配各环节时间:如认识径向圆跳动公差框格、分析径向圆跳动公差、分析基准、误差检测实验。

(2)列出误差检测实验所需的工具。

列出实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并明确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任务可做,并在负责的环节签字。

4.任务实施

(1)识读径向圆跳动公差

①认识径向圆跳动公差框格

②分析径向圆跳动公差

③分析基准

(2)准备工具和量具

学生根据制订的计划自主选择相应的工具和量具。

①认识偏摆测量仪

②写出具体测量步骤

③用偏摆测量仪测量径向圆跳动误差,完成实验报告。

5.展示评价

(1)各小组解说本组的任务完成情况。

(2)第三方评价

在学生实验环节,我设置了一个第三方评价。例如第一组做实验,从第二组或其他组随机抽一个学生过来全程监督他们的操作,记录下优缺点,并在课堂上出示,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3)教师对各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教师在点评时,不光要点评小组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下次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6.检查反馈

教师总结本次任务的完成情况,对接下来的任务做简单的说明,为下次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让学生写出学习心得。

三、课后:反思

在形位公差检测环节所用到的工件,都是学生事先设计并出图,学生加工出来的工件经过检测可能会超差,这个时候我就会让学生成立专业调查组,去相关班级找到加工人员,一起来进行误差的分析,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工厂责任到人的理念,学生很有职业成就感。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已经证明了其优越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从而使得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一体化教学,教育之路漫漫,以上只是我在教学期间采用的一些方法,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专家教师批评指正。

李木杰.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形位公差径向
汉字形位与汉字教学*
浅探径向连接体的圆周运动
RN上一类Kirchhoff型方程径向对称正解的存在性
一种应用等效平面的公差分析方法
基于PID+前馈的3MN径向锻造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一类无穷下级整函数的Julia集的径向分布
复合式测量技术在航天产品形位尺寸检测中的应用
带有中心值的百分数的公差表示方式
直线度误差曲线形成机理与形位特性研究
带有中心值的百分数的公差表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