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勤思索,善总结——提高高中数学成绩的有效策略探讨

2015-08-15沈心竹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基础知识例题

沈心竹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中学)

本人是高二的一名学生,深知很多同学一谈到数学会面露难色,即使其他科目成绩优异,也感觉数学非常难。这种例子在我们班有很多,针对这一现象,就我总结出来的学习经验分享给处在盲目找方法阶段的同学们,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找对方法。

一、查找原因,追根溯源

高二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打好基础至关重要,当然打好数学基础也不例外,我就同学成绩下滑的原因总结出以下三点。

1.方法不得要领,习惯需要改变

老师上课时通常会将知识点清楚地讲授给大家,比如,概念的剖析、难点重点的分析、思维扩散等。不过有的同学上课不认真,记笔记时不能够将整个方法完全记下来,例如,高中相较于初中的简单几何,更加强调立体几何。但好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该问题,没有掌握较好的方法训练自己的立体感和空间想象能力。晚上有时为了琢磨习题,很晚了都不睡觉,他们却不知道这样开夜车,就影响了白天的上课,往往事与愿违,学习成绩无法提高。

2.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有的同学感觉自己以前优异,基础知识扎实,特别是在升入高二之后,在学习数列以及不等式时,和初中衔接比较多,感觉自己的基本功好,就懒得去动笔练习那些习题,没有静下心来去思考这些基础性的问题,喜欢做难度系数较大的习题。殊不知,没有脚踏实地的学习基础知识,只是一味地来钻研难题,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考试成绩往往不理想。

3.没有充足的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高中与初中的数学相比,前者在知识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越,特别是进入高二阶段,学习的立体几何等空间转化,都与初中所学知识有很大区别,不是考查单纯记忆,而是重视能力的考查。初中与高中在许多方面都有着较大断层,例如,初中根本很少涉及韦达定理,因式分解的难度也不大,但高中圆锥曲线、函数、导数等章节涉及使用却较多,且需要很高的技巧。这就需要弥补其断层,必须做好衔接工作,提升自己学习的能力。

二、提高高中数学成绩的有效策略

通过上面的原因分析,得知同学们的学习策略出现了很多问题,下面阐述我个人的观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脱离学习困境。

1.确保自身心态良好,自控能力加强

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学习的保证。另外,自控力的培养是必须的。自控能力如果很差,就是有再好的学习方式,也不能提高成绩。只有心无旁骛地去学习,主动去学习,与老师进行互动,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2.善于总结制订的计划要合理

(1)高度重视预习,一定要在课前通读课本,把不明白的标记出来,这样听课有针对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准备一个能够详细记录学习课程的本,课上跟住老师,课后详细地把老师讲解的知识点、例题、自己的感悟写上。例如,在学习圆锥曲线一章过程中,有大量需要记忆的概念和公式,这时可自己制作便签将公式整合在一起,对比记忆,提高效果,同时将其贴在书本中,方便以后查找。

(3)及时总结复习,每个章节结束,都要及时总结,把知识点融会贯通,参考老师的讲解和参考书,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框架。

3.深入思考,重视基础,适当做题

对于经典例题要牢记于心,深入思考,知道其中包含的知识点。把相关例题知识点整合一起,高度重视课本上的例题。目前大多数同学普遍是题量不够,动笔太少,没有基础题型的积累,就先放弃难度大的习题,一定要注重基础题的训练和累积,做到厚积薄发。

高中学习是人生学习的黄金时间,也是关键环节,因此,处在高中的我们,更加要把握好学习机会,尽可能多地吸收更多知识。针对数学这门课程,并不是那么难学,只要掌握好方法,就能从学习的困境中走出来,希望我提出的几点意见能够帮助更多的高中生在“数学难”的魔咒中挣脱出来,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最后谢谢齐齐哈尔中学马朝晖老师的亲切指导。

[1]宁亚云.新课程下普通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初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唐忆春.改进高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3]黄毅英.数学观研究综述[J].数学教育学报,2012(01):68-72.

[4]石绍华,高晶,郑钢,等.中学生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12(01):33-38.

[5]李如密,王平.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1(06):89-92.

[6]姚静.关于数学态度学习的心理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1(03):12-15.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基础知识例题
清律的基础知识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掌握基础知识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初中化学学习策略的运用现状及因果研究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