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初中几何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5-08-15任勇嘉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布置三角形效率

任勇嘉

(江苏高邮市赞化学校)

几何知识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何教学,能够迅速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提高。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几何教学模式弊端日益显露出来,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几何教学中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一、传统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调,缺少互动

传统初中数学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固有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首先会给学生讲解几何知识,然后把教材中的例子讲解一遍。虽然教师尽到了讲解知识的义务,但是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死板,缺少灵活性。同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导致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同时还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学方法单一,影响学生积极性

在传统初中数学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往往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判定》的时候,教师都是把理论知识直接讲给学生听,却没有让学生了解整个过程。这样就会使学生对于所学习的知识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运用以及记忆的时候都会显露出较大的弊端。

3.课后练习缺少实效

传统的初中数学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都是课后的习题或者其他的与教材中例子极为相像的例题。这样就会出现学生照搬的现象,从而影响教学的实效。

二、提高初中几何教学效率的方法

1.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课题引入灵活性

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在开展几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优化教学模式,使课题的引入更加科学,从而有效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可以增加一些生活化的知识引入,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农村房顶的三脚架或者电线杆支架等,都是有效利用了三角形,然后教师再给学生讲解一下利用三角形的原因。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方式引入三角形,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三角形知识,从而研究三角形的其他相关知识。

2.采用提问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提问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用得比较广泛,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提问式教学方法的优势,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使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能得到充分的保证。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于勾股定理有哪些了解,通过这样提问,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通过一些学生的回答,会让更多的学生更加清楚所学知识,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3.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

想要提高学生数学能力,除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外,还需要布置科学的作业,使学生的知识能够得到有效巩固。要求作业与教材中的例题不能够过于相像,否则学生就没有了练习的实际作用。例如,在学习《两直线平行》的时候,教师在布置证明两直线平行的作业的时候,应该包含多种情况,例如,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都是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条件,只有进行一些包含多种因素的例题,才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加充分的锻炼,使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当然,教师对于所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有准确而明确的答案,使学生在完成后能有所参照,保证作业布置的实效。

综上所述,只有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认识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几何教学的效率。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研究,加强书本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生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初中数学几何知识。同时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更加充分的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顾蕾.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几何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10).

[2]于红香.在初中几何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2(05).

[3]赵生福.小议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A].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论文汇编:特等奖[C],2011.

猜你喜欢

布置三角形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画一画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