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教学情境的实践运用

2015-08-15戴迎锋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创设情境

戴迎锋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灵溪中学)

创设出动人的教学情境是成功的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那么教师如何去创设出动人的情境呢?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生动讲述法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的效果轰炸着学生的头脑,有些语文课堂,似乎有变味为音乐欣赏课,变味为PPT、Flash 课件展示课的现象。我觉得,讲述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形式,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引导学生学习母语,不管什么时候,用你的口头语言去渲染,去描画的功夫不能丢。用你的语言去生动讲述是创设教学情境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在上《沁园春·雪》时,我讲述道:“头顶浑莽的天,身披浑莽的雪,俯视浑莽的河,历史的流云不经意间悲壮地飘过眼前。站在秦晋高原,诗人的双脚似乎踩着一个民族浑莽而又浩瀚深长的历史河道,昨天的赫赫辉煌,今天的屈辱困顿;一队队穿着灰布军装、戴着红五角星军帽的官兵骑着马、扛着枪从身边走过,被风雪笼罩着渐渐远去,融入浑莽无色的天地之间,为了民族的生存,他们正在重写历史。白雪的映衬下,那点黄土好像祖先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这位20 世纪中国的骄子,在这形象化的叙述中,学生内心生出了情感,受到了感染。

二、组织讨论法

讨论是一种生动而又活泼的教学形式,它的效果是单纯的讲授所不能替代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组织讨论,可以营造出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学生贵在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我在教学《散步》一文时,组织学生对文字中比较特殊的句式与词语进行了讨论,探究了“我、我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在田野上散步。”“我的母亲老了,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等几句话,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觉得整篇文章给人一种“举轻若重”的感觉,使一件平常的生活小事显得不同寻常,语风庄重而意义不凡。通过讨论,达到了语文课让学生品味语言的目的。在上《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我组织学生讨论在整个故事中“谁最可怜”这一问题,学生也在讨论中,与文本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老师对话,做到了思考积极,表达深入。

三、质疑问难法

质疑问难法是指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中的疑点、难点,通过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探究。咬文嚼字是语文课堂的应有之义。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我组织学生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主人家说她睡觉的事,为什么“她不开口”替自己分辨?二是为什么文章结尾部分连用三个称呼,而且三个称呼情感指向不统一,前两个情感愈来愈热烈,最后一个却转而用“不礼貌的称呼”?学生积极而活跃,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课堂气氛较好。通过讨论,大致明确了“不开口”是阿长善良、大度的表现,是自我保护的表现,明确了称“我的保姆”是儿时的最初认识,称“长妈妈”是对她浓浓的敬爱,称“阿长”是把她作为灾难深重的劳苦大众的缩影来写,表达作者的同情和批判。问题探究活动的进行,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主题内涵的理解。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时,我引导学生发现一个问题——当英子要爸爸硬着头皮去学校参加她的毕业典礼时,爸爸为什么要转过脸去看着自己的手指甲呢?随着大家的积极思考,踊跃表达,课堂气氛又进入了一个小高潮。

四、联系实际法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由于年龄、阅历、学识等各方面的原因暂时理解困难的情况,此时,教师适当地联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讲到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一事一议”时,我指导学生阅读了《说说“作弊”》《老实人吃亏吗》两篇贴近学生生活的议论文范文之后,我给出了两则材料:一则是女小偷被捉住后被店主和围观的群众剥去衣服辱骂、殴打的新闻,一则是现在的结婚租豪车讲排场的社会现象。因为是身边的材料,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一事一议的文章,先三言两语概述事件或现象,然后摆出鲜明的论点,进行论证的文章构成,学生写作效果大大提升。

五、艺术渲染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利用音乐、美术来配合讲授,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发挥艺术的美感作用,通过学生的审美、创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在古诗词教学中更是可以借助于音乐和美术的力量,强化学生的感知,走进作者细腻的内心世界。在教授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词时,对比分析了众多古诗词中表现忧愁的方式方法后,我让学生闭眼倾听我手机播放的歌曲《武陵春》,舒缓的曲调,幽怨的哼唱,让学生沉浸在诗歌情感的体味中,然后我让学生学唱歌曲,整个的学习过程学生始终处在高度的兴奋中。

六、观察演示法

观察演示法也就是通过学生的观察、演示、小实验等方法来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张晓风的《行道树》一文时,我指导学生将其改编成多幕的课本剧进行演示,行道树的形象由学生五人饰演,分别上演情侣刻树示爱、学生摧残树木、店主做广告伤害树木、城管无奈砍树四幕,最后齐上前念道“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结束演示。整个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加深了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七、美读感染法

美读就是要做到绘声绘色地朗读,是指教师自己或引导学生用富有感情和感染力的语音、语调、语速等反映教学内容,表现教材意境。在教学实践中,美读法能扫除沉闷的课堂气氛,能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在学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时,教师自己深情地读出“啊,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啊,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啊!”在安排学生自己朗读时,下面是一片“啊”的享受阅读的声音。

八、师情感染法

以情感情,是人际交流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常用的方法。在上冰心的《金色花》时,老师来一段深情的独白“常听人说:世间有部大书,永远读不完,那便是母爱。您给予我的爱无所不在,无穷无尽。每次放学回家,迎来的总是您关切的问候;每次考试完毕,得到的总是您殷切的鼓励。沐浴着温馨的母爱,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一天天在成长,您却在一天天地衰老了……”结束时,此时无声胜有声。文章爱的主题深入人心,爱的表达技巧有了示范。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张玉彬.理想课堂的构建和实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创设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