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虚构》教学设计

2015-08-15尹丽敏方利平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杰姆虚构小说

尹丽敏 方利平

(湖北省云梦县黄香高中)

【教学设想】

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选修课本《外国小说选》第八单元的话题——虚构属文学理论,大部分教师可能只是以课文为例,在理论上进行大致的阐释就完成了此单元的教学,但学生对虚构这一话题可能还是一知半解。我在教学前进行了一个创新的设想:可不可以在进行理论阐释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作文训练,使学生不仅对虚构有透彻的理解,还能在作文中成功虚构,进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一般来说,合理虚构的情节在生活中未必已然发生,但一定是可能发生的,即使生活中不可能出现,它也能够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小说之所以能成为小说,就在于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而这种劳动正是通过虚构来完成的。任何小说家想要表达的其实都是自己的一种倾向,而不单纯是一种他所目睹到的事实。小说来自于现实大地,却又高蹈于云霄之上,换句话说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

虚构故事的价值:(1)可刺激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促使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2)可调动学生写作的动机,使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阅历,写出有自身特点的文章来,从而得以体验成功的乐趣;(3)虚构打破了一味“写真”的坚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选材的“物质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虚构的性质和作用。

2.掌握作文中几种虚构的技巧。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认识虚构的性质。

难点:运用虚构的技巧。

教法:讲授、讨论交流、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走进《红楼梦》,为林黛玉流泪;我们走进《水浒传》,为林冲叹息。我们走出《红楼梦》,走出《水浒传》,走进生活,处处可见林黛玉、林冲,我们似乎分不清什么是虚构,什么是真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虚构。

二、虚构的性质、作用和价值

1.抛出问题:虚构等同于虚假吗?同学们可各抒己见。

2.虚构的性质:一种想象的艺术,一种艺术的真实,一种心灵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虚构即是编织真实的谎言,追求心灵的真实。

3.虚构在创作中的作用:

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文学的本质。即便现实性的文章也仍然离不开虚构。

引导学生阅读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和卡夫卡的《骑桶者》。

三、帮助学生理解虚构与真实,并总结虚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虚构是一种艺术的真实,不与真实一一对应,却符合生活本质的规律或逻辑,这种艺术的真实来自于现实大地,却又高蹈于云霄之上。

因此,虚构首先要明确虚构的目的,其次,虚构要以真实为基础。

四、学习并运用虚构的几种主要技法

1.拼凑法。鲁迅曾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因此,鲁迅先生常用拼凑法,他的著名小说《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源于作者亲眼所见的三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不幸农村妇女中的两个原型:第一个妇女的不幸遭遇是,她嫁的第一个男人,本是身强力壮的,但是患一次伤寒突然死去了;嫁的第二个男人,忠厚老实,但是体弱多病,有一次病后吃了一碗冷饭,居然死掉了。第二个妇女的不幸遭遇是,她被迫出嫁,忍气吞声,却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儿子三岁,很听话,殊不知在春天里被狼吃了。第三个妇女的不幸遭遇是,她的儿子得了痨病,想尽千方百计也无法治好,便枯瘦如柴地死了,这个老妇人在清明节为儿子上坟,哭得死去活来,这个妇女的不幸遭遇,作者通过虚构用于另一篇著名小说《药》,塑造了夏四奶奶的形象。对于这三个农村妇女的悲惨遭遇,鲁迅先生将前两个妇女的遭遇拼凑起来,运用虚构的艺术手段,创造了一个不朽的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祥林嫂。(可以口述,不必打出)

训练题目:迟到。

情景:某学生接连三次早自习迟到,他该如何应对班主任的盘问?请你结合对类似现象的观察,虚构班主任和学生的对话。

2.巧合法。虚构应该是文学创作的灵魂,虚构的东西和生活有惊人的巧合。比方说,一个作者写过一个细节经常被人提起:小说主人公到秘书长家里去送礼,两个人谈笑风生,特别亲切。然后送礼者把门打开告辞的时候,还在那里高声说谢谢。秘书长的脸一下子就垂了下来,把门“嘭”一声关上了。送礼的这人当时就觉得奇怪:怎么回事,刚才好好的,一开门脸色就变了。后来他才想明白,打开门出来以后,应该悄悄离去,不应该在门口高声喧哗,因为整个楼道里面都是同事,让其他人知道有谁到家里去,这是他们很忌讳的一件事情。这个作者自己没有这样的经历,也没听别人说过,他就是觉得,生活当中应该如此,因此进行了虚构。后来,很多官场上春风得意的人看了以后会心一笑,说写得太真实了,我们就是这样。生活有时比故事更具戏剧性。欧亨利的代表作《麦琪的礼物》中的巧合可谓令人叫绝。故事情节安排之巧妙体现在男女主人公的送礼环节上。首先叙写了女主人公德拉买礼物之不易。因家庭条件的拮据,她不能用现钱给自己心爱的丈夫买白金表链。怎么办呢?她绞尽脑汁决定用一头金发换钱。她把自己最心爱的一头褐发卖掉,然后跑遍全城,用这笔钱为丈夫杰姆的金表买了一条白金表链,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他。巧合的是就在这天,丈夫为了给自己心爱的妻子买礼物,也卖掉了祖传三代的金表,更巧的是丈夫用卖掉金表的钱为妻子德拉从百老汇的橱窗里买了一套纯玳瑁的发梳。就这样,他们精心为对方准备的圣诞礼物一下子成了毫无用处的废品,然而他们还是笑了,流着泪笑了。这是一个非常巧合的故事,但仍然给我们一种可信的感觉。因为,从时间上看,在圣诞节前夕,德拉和杰姆互赠礼物,这是习俗,让人不感到意外;从经济条件看,杰姆夫妇是生活在美国的下层人物,买不起称心的礼物,只好忍痛割爱卖掉各自心爱的东西去买如意的圣诞礼物,这是可信的;从情感上看,杰姆和德拉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年轻夫妇,他们为纯真的爱情各自牺牲了自己,为对方买回已经毫无价值的礼品,这也是情理中的事。这个巧合的故事,既没有惊心动魄的冒险,也没有令人肝肠寸断的缠绵,只是在喜剧的框架里交织着悲剧的成分,是一种“含泪的微笑”,却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训练题目:小行星撞击地球,在过去发生过,在将来也可能发生。未来的某一天,一颗小行星向地球飞来……通过想象,写出地球人的应对措施和结果。

3.冥想法,即虚幻化。“一天早上,格里高尔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毋庸置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谁都没有看见有人变成了甲虫,卡夫卡是在告诉我们,一个被社会及家庭所忽视的卑微小人物,竟可以沦落到如此地步,冷漠的力量实在不可低估。

训练题目:想象有一天,你突然变成了一只鸟,写出你飞翔的感受或发生的故事。

4.希尔里奇“故事开端”法。“故事开端”法是美国作文教学法专家希尔里奇设计的练习,为中小学生虚构故事、发挥想象力提供思路:

(1)设想你正在一家商店(或展览馆、玩具工厂等),用五要素(何人、何为、何时、何地、何故)讲述你的故事。

(2)从另外的角度看待世界:一条鱼会怎样看待渔夫?外星人怎样看待你的活动?一只老鼠怎样看待盆中的乳酪?

(3)假设你是“超级男孩或女孩”,你将做什么?你的感觉会怎样?为什么?

(4)如果让你做一天校长(或教师、父母、总统等等),你将做什么?

五、课堂小结

小说中的真实不能只局限于现实中已发生的事情;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但这种谎言能让我们思考真实的生活。

六、创作实践

先由学生总结训练心得,然后教师点拨、归纳。可布置一个大的作文题课下完成。

请以“巧遇”为题作文。

猜你喜欢

杰姆虚构小说
虚构
一双球鞋
虚构的钥匙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鞋子里的友谊
特殊技能
鞋子里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