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2015-08-15杨原明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德育过程数学

杨原明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高中数学教学中贯彻落实德育教学,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核心和关键,而德育教学的一大体现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还体现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基础作用,在提高自身实用性的基础上,努力丰富学生的教学体验,将教学从单纯的理论学习上升到情感层面,不断展开德育的探索,下文中将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情境三个方面对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带来帮助。

一、将教学内容作为德育教学的载体,使德育渗透到每一个数学理论知识中

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来讲,教材中会时常出现一些图形、图案,用以帮助学生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应用题的配图、图表等,其主要目的都是帮助学生全面认知,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意义的插图,或者教材中典型的实验研究或者说服力较强的教学资料等作为德育教学的切入点,并以此展开德育教学。

例如,在函数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数学建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为祖国崛起而读书的理念。

同时,在学习直线和圆、二项式定理过程中,教师可以率先向学生介绍祖冲之的故事,使学生充分了解圆周率的来源,以及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艰辛过程,并且最终求出圆周率的分数值,祖冲之的这项研究比西方国家早了一千多年,大大提高了圆周率计算的精确度,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祖冲之学习,为祖国争光。这些历史故事的讲述,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热情,从而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理念,这就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体现。

二、实际教学过程中德育的渗透措施

1.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包含很多数学规律的认知和辩证思维的运用,这充分体现了高中数学教学的运动性和变化性、矛盾性,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养成全面认识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例如,高中阶段会涉及待定系数的学习,而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就体现了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关系;又如,高中阶段会涉及数形结合知识的学习,所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就是抽象和直观之间的关系;再如,数学学习中经常使用到的归纳法,从唯物辩证角度来看,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高中阶段由于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好几门学科,这就要求高中数学学习必须要重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辩证唯物主义在数学学习中的渗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成功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2.高中数学教学中离不开人文情怀的渗透体验,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审美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数学知识中的对称关系,还有不同数理结构中的逻辑关系,表现在数学教学中就是图形的学习。

例如,正四面体的顶点映射在地面的位置是底面的中心,所有正四面体的面均是规则的正三角形,其表现出来独具一格的四心合一的美感是无与伦比的,同时对于正四面体来说,所有点都可以作为顶点,所有面都可以作为底面,无论如何防止、如何改变,都是一个十分标准的三棱锥结构。

又如,高中阶段常会用到的反证法就是利用无中生有、制造矛盾以及否定假设的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这都是高中数学魅力的体现,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对教学进行拓展,一方面教育学生始终保持内部的团结和友爱,另一方面教育学生尽可能减少矛盾,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对生活和学习始终充满热情。

3.利用数学定理中的论证理论来对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教育,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会涉及很多定理的学习,这些理论大多数都是前辈们经过数千年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定理进行透彻的把握,使学生对定理有充分的了解,然而要想做到这一点仍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仅要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还要在主动探究中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毅力和恒心,具备艰苦耐劳、持之以恒的新时代精神,还有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这正是德育的核心和关键。

三、利用情境教学法开展德育

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而要想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也需要将情境教学法和德育教学法融合到一起。

例如,在学习概率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会有随机事件以及小概率事件的学习,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守株待兔”这一事件,学生会清楚地明白小概率事件以及随机事件的含义,这样耳熟能详的小故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教师再借此教育学生不能像农夫一样等待一个渺茫的机会,而是要学会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机会。并向学生发问:“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你会不会像农夫一样呢?”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将成功的所有希望寄托在运气上,要学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德育实施的关键除了找到教学内容和德育的契合点之外,对于教师来说还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使教师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只有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中来,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设计出完美的教学方案,取得优良的德育成果。

高中阶段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是素质教育、新课标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学本身的理论性也无法从根本上掩盖其自身强大的德育功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德育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广泛的重视,作为教师来说也要不断开创新的教学方法,完善德育教学结构,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德育教学效率,为高中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赵智庆.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0(19).

[2]陈美勇.强化德育教育功能 转变教育观念[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S3).

[3]傅勇.浅析影响我国德育教育效果的若干因素[J].新余高专学报,2001(01).

[4]金玉民.加强德育教育 培养合格人才[J].经济视角,2003(10).

猜你喜欢

德育过程数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