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如何进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5-08-15郑丹英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

郑丹英 谭 欣

(江西省乐平涌山中学)

人的发展包括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中学阶段的学生是敏感的,对周边的事物存在强烈的好奇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由学习生活引起

很多学生平时学习很好,但考试紧张,总是怕自己考不好,晚上睡不着觉。在考试前会感到头痛,甚至发烧,并最终被迫停止测试,这是不好的。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布置作业多,竞争激烈,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高,让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2.由人际交往引起

由于父母缺乏对学生的理解和沟通,造成了学生的困惑和烦恼,或是因为他们的父母离婚,引起了家长精神上的争吵。另外,处理不好与同学的关系,也会使学生性格孤僻,也有许多的心理问题,这些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3.由情感方面的困惑引起

青春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期间,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因此会出现很多情感问题的困扰。而老师把过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成绩还有升学率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他们。教师在帮助他们学习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用心理方面的知识、调节技巧排除烦恼。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大力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学校应积极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多关心学生。任课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心理方面带来的困扰。在课堂上、在国旗下、黑板报、广播站等都可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也可以创设教育情境,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

2.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尊重、关心、爱护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心理指导,把老师作为朋友,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理解。跟老师关系好了,加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人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两个因素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成长发展的需要,我们应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挑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要想办法解决这些心理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实质上的意义。

[1]沃建中.中学生心理导向[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许得正,梁丽芬.心理学[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