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2015-08-15胡晓伟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评价能力

胡晓伟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前将要讲授的知识点录制下来,并发布到网上,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进行新知识的预习。而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练习,在不懂的问题上及时向教师请教,并进行小组交流。为此,下文立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实际运用。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1.设施落后

信息技术是一门对理论与实践要求很严格的学科,但是,很多地方有教材无网络,教材内容与配套设计无法吻合,有理论无实践,最后教学的结果是教师无从下手,学生无法理解课程。这种教学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失去了原本的教育意义。

2.教学理念滞后

随着科技与信息的高速发展,具备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普遍要求。虽然我国一直在大力倡导和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理念却依然根深蒂固,一门课程在考试中的成绩往往决定了学生、家长、教师的重视程度。在我国高中教学中,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基本没有列入考试范围,教师与学生都不愿意为之付出太多的精力。教育对“前途”的重视往往大于对“素质”的重视。

二、“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1.课程导入

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导入是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在学生课前的预习中涉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但是教师与学生不在同一个空间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课前的教学微视频是一节课的开始,能够使学生在没有教师管理的环节中集中精力预习,由于微课程为5~10 分钟的短视频,因此课堂导入环节不宜超过两分钟。其中课程导入的实施方式分为四种:(1)通过故事的讲述以及与课程内容相关内容的阐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通过悬念导入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引入正文;(3)视频导入法,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录像,引出知识点;(4)生活经验法,教师从生活经验方面入手,制造与课程内容相似的话题。

2.课前学习

在高中翻转课堂课前学习中,首先,需要学生学会如何对知识进行获取,例如通过网络平台对学习资料下载等。在学生获取资料包之后,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以及学习节奏进行学习调整。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根据课件中的引导进行学习。为了实现学习目标,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视频,在学习中自由快进与倒退。学生根据学习资源包中习题的练习,通过视频教学,进行任务练习。完成任务后发到教师邮箱中,将不懂的问题进行网上小组交流讨论,如果不能解决,最后交给教师解决。

3.活动组织

高中信息技术活动的组织按照其功能划分为三种:(1)管理性组织;(2)指导性组织;(3)诱发性组织。管理性组织主要表现为对课堂纪律的组织,旨在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在高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不是课堂上的主角,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对于学生自律性较差的现状需要教师对其管理;指导性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方式进行指导,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当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遇到问题,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小组中,进行针对性指导;诱发性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强化,翻转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发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的了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同教学方法有不同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基本素养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学科知识以及教育知识等方面的评价;在业务能力上评价,包括对教师系统化设计能力的评价、教学实施能力以及社会研究能力的评价。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的固有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成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课程导入、课前学习、活动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本文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策略。

[1]赵莹莹.“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2]田华.基于网络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霍惠芳.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延安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评价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