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情境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运用

2015-08-15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创设情境

马 红

(四川省成都市中和中学)

地理情境教学,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地理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引入或创设与地理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学习新的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并将所学习的地理知识运用于创设的情境并尽可能迁移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对此,地理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及需要,创设出良好的地理教学情境。

一、运用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通过新课导入创设的情境能多角度地激发初中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调动初中生的思维。地理教师在良好的新课导入下,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使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和提高能力。例如,我在讲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西北地区”内容知识时,精心创设了一种有效情境,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的“神舟七号”飞船?这时候学生的脸上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不屑于回答的表情。这时我接着提问:可是有谁知道飞船从太空返回时落在哪里了?学生都面面相觑,无法回答。这时我说:“‘神舟七号’落在了内蒙古高原上,那么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我国为什么将飞船降落地选在内蒙古高原上?这与此地的自然条件与人文因素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揭晓。”通过这样新课导入创设的情境,学生立刻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探索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地跟随教师一步步揭开谜底,最终对所习得的地理知识牢牢掌握。

二、运用“娱乐式”活动创设情境

1.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初中生处于青少年阶段,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活泼好动且富于想象力,这样,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针对适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创设情境,不但能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轻松地掌握知识,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使角色扮演情境催生学生学习的新动力。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一节内容时,先让学生通过模拟视频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情况,然后选出学生分别扮演,表演自转和公转,使全体学生能够形象有趣地从中掌握自转、公转的运转现象。这种课堂角色扮演式学习,能使学生之间加强合作学习的默契,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氛围里学习地理知识。

2.通过专题讨论课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专题讨论课是指针对教材的某一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教学与学习模式。这一教学方式的优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会得到极大提高,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知识的任务。如,在讲解“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中的“俄罗斯”“日本”等内容时,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等方面的特点,教师可以发动学生着手搜集相关的地理资料,准备讨论课的发言。这样会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在收集资料和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扩大学生的视野,锻炼他们知识整合的能力。通过进行诸如《我所了解的这个国家》这样的专题讨论课,给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三、运用动手实践创设情境

当前,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是初中地理新课程的核心内容,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利用动手实践创设情境。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如何讲授知识是一门学问,地理教师应该努力尝试,探索出适宜地理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创设情境,有利于地理教学的顺利展开。例如,还以“地球和地球仪”内容为例,针对学生缺乏对如地球运行、昼夜交替等较抽象的问题难以理解的状况,我采取了动手实践的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我和全班学生利用适当大小的球体、铁丝等材料制作地球仪,并让学生在做好的地球仪上画出地球的赤道、南北回归线、两极和经线等,然后让地球仪在学生手中运转起来,模拟公转和自转方式。实践证明,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地理知识,能够使学生在情境的氛围中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那么,地理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实践表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效的地理情境课堂教学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制作课件、幻灯片和播影视短片等。例如,在讲授“多民族的大家庭”内容时,可先播放一段歌曲《爱我中华》,在“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歌曲声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而且从中更深刻地领会到了我国的民族政策。再如,在学习“地势和地形”一节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内容的课前几分钟,播放模拟中国地势和地形的三维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又能快速形象地获取知识。

五、运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情境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参与,而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情境氛围。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各抒己见、表达看法的机会,教师多用肯定鼓励性的话语对待学生的发言,不要草率地指责,以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致使学生抵制与教师交流,产生厌学情绪。轻松、愉快、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设情境氛围的基础,只有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之下,学生才会没有心理负担,才会心情舒畅,思维活跃,从而真切地感受到学习地理的快乐。

通过和谐关系的建立,教师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从而相互沟通、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地理教师除了利用课上、课下和同学面对面的交流之外,还可让学生给老师提建议、指错误等形式来加强师生交流沟通。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地理教师的亲和力,从而因为喜欢地理教师而喜欢地理这门课,达到利用师生和谐关系来使情境创设得以顺利进行,并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效果。

总之,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总结经验,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地理情境,让他们学有所成,学有所乐,从而使情境教学为学生学习地理提供强大的动力。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李艺峰.创设情境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09(21).

[3]蒋献珍.营造地理学习情境 打造高效地理课堂[J].文教资料,2008(17).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创设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