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015-08-15杨宗生

新课程 2015年1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精神

杨宗生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二坝小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和主要渠道,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创新教育越来越成为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必须有前瞻性和创新性,从理论到实践及自身建设方面加强研究及探索,在课堂改革中大胆尝试和体会,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一、转变观念,和谐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

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师生关系上以单向的管制,以居高临下的方式出现。课堂是讲堂,是教师活动的舞台,学生稍有“越轨”便遭到训斥。师生尊严的传统主导着教师,难以使师生之间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比如,教师的讲台,总得高出教室地面若干,这无疑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划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影响了师生互动。教师高高在上,强迫学生去学习,把他当做知识的容器,按鸡头灌米,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的,被动、机械地接受。即便是学,也是一知半解和仿效完成,不能内化为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换脑”,让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进头脑,切实以学生为主体,变讲堂为“学堂”,把课堂这个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当主角。变要求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会学。在课堂上尊重学生人格,从心底关爱每个学生,发现和寻找学生优点,鼓励学生纠正不足。在理解、支持、帮助上做文章。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变教师教为学生问,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思想解放,没有约束,插上自由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中飞翔,敢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积极探索,提高自身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创新方法,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习,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产生更广泛的迁移,多方位、多角度地萌发创新思路。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要像海绵一样吸收东西。从人们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好的东西,再把这些东西奉献给学生。”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再只是“教什么”,还要成为研究教学规律,探索教学新方法,保证教育顺利进行的“教育专家”。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抽出时间与精力,不放过一切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明确方向,从而创新性地教学。

三、创新情景,营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气氛和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这就是教学情景。良好的教学情景会触及学生心灵,开启学生思维,点燃创新的火花,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的效果。

1.精心设计“导语”

好的导语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情绪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春风化雨的效果。如,在教学《五彩池》一文时这样设计导语“传说西方有个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池中云雾缭绕,池水五颜六色,变幻莫测。我们快快解开藏在其中的奥妙吧!”这样的设计不但勾画出一个虚无缥缈而又神奇美丽的仙境,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达到入耳入脑而又心驰神往的功效。

2.精心组织教学

创设良好的课中情景,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使课堂变得轻松灵活、丰富多彩。

如,教学《迷人的张家界》可以通过播放录像片,让学生感知、体会,感受“张家界”的迷人;《晏子使楚》可以请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体会晏子的机智夺目,不卑不亢;教学《捞铁牛》可以自制教具,让学生通过实验、演示、观察、讨论,明白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增强科学的兴趣,还可以合作交流“你有哪些办法捞铁牛?”从而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还可采用多媒体手段直观教学。如,教学“闪”字,巧用多媒体,先出现一个门框,然后一个小孩在门内一闪,最后由门框,小孩还原成一个“闪”,这样生动形象的教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投入,积极愉快地参与,加强识记,达到了既学会新知,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3.巧妙的课堂结尾

好的课堂结尾,既能使学生欣赏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又能引发学生继续探索,使课堂教学得以合理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乌鸦和狐狸》剩下的时间里不妨这样设计:第二次,乌鸦又叼了一块肉,狐狸能不能得到肉?乌鸦会不会再次上当?创造的火花再次点燃,或许每一个学生都能创编出故事情节不同的充满童趣味的《乌鸦和狐狸》来呢!

“雪化了是什么?”是春天,是水……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迪。作为教育工作者,让我们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