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校园安全,营造良好环境
——以教师为例浅析安全教育问题

2015-08-15李桂田康洪君曹凤梅

新课程 2015年5期
关键词:舒兰市马路小学生

李桂田,康洪君,曹凤梅

(1,2.吉林省舒兰市法特中心小学校;3.吉林省舒兰市第五中学校)

注重校园安全,营造良好环境
——以教师为例浅析安全教育问题

李桂田1,康洪君2,曹凤梅3

(1,2.吉林省舒兰市法特中心小学校;3.吉林省舒兰市第五中学校)

安全教育问题一直是学校的重点严抓内容。而中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较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也造成了学校的监管难度。这就需要学校更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教育。除了学校的各级管理人员需要提高重视并作出周全部署以外,教师也是加强学生安全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因为教师与学校各级管理人员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与学生的接触较为紧密,遇到突发事件出现在学生周围的速度比较快,在平时的安全教育中与学生互动比较强,所以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安全教育能力,对学生进行严格细致的安全教育管理,帮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师生共同营造安全良好的教学环境。

安全问题基本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校内安全,另一方面是校外安全。下面逐一叙述具体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校内安全存在的隐患

1.日常存在的安全隐患

学校是人口稠密且流动频繁的地区,上课阶段由于有老师的管理存在的安全问题较活动时间少。在活动时间,小学生由于天性活泼,喜爱打闹玩耍,增加了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隐患。例如,课间同伴之间喜欢追逐玩耍,容易磕碰受伤。所以,教师在平时应该强调同学之间要文明玩耍,不推搡、不打闹,与其他同学礼貌地交流,避免肢体上的行为。如果看到有上述现象学生要及时制止,必要的时候小惩大戒,目的是让学生从惩戒中提高安全意识,保护自身安全,也树立为他人安全着想的意识。

上下学与上下课都是学生行走楼梯的高峰期,在楼梯上乱走或打闹容易造成踩踏事故。所以在上下学的时候教师应尽可能亲自指挥学生文明上下楼梯,以免出现拥挤踩踏,进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大扫除是学生在校的常规活动之一,爬窗户擦玻璃是出现安全事故的高发原因,部分学生借此机会玩耍或踩高地擦窗户都是安全风险极高的行为。打闹是时刻都可能存在的现象,教师要时刻强调;而站在高地打扫最好是教师能亲力亲为或减少清扫次数,最大限度地消灭隐患。

2.地震等自然灾害

地震等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且没有明显的先兆性,所以需要人们在平时加强地震演练,以便在危险中能够保护自己,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小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弱,在校期间出现地震等现象,如果没有事先的预演只靠教师的临时指挥起不到很好的效果,恐惧和慌乱只会增加逃生的难度。教师在平日里应该多给学生普及地震避险的具体知识,并能够与学生熟练地进行地震预演,以便在地震来临时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按照预演进行逃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系数。

3.突发事件

近年来出现了多起陌生人在校内或校门口行凶伤害小学生或自称是学生亲戚的人带走学生并伤害的案件,对学生的人身伤害和精神损伤极大。学校里人员来往比较多,应教育小学生尽量不要与学校内出现的陌生人靠近和搭话,如果有陌生人主动搭讪也应该及时远离;课间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文明活动,不到学校偏僻的地方单独玩耍,以免突发意外无人知晓。如果感觉陌生人有潜在的危险不要声张,及时远离,报告教师或相关人员。教师和学生家长也应多交流往来,不擅自让自称是学生亲戚的人带走学生,即使是学生的近亲也要第一时间告知家长,以便家长及时掌握孩子动向,避免意外的发生。

二、校外安全隐患

1.上下学过马路

“中国式”的过马路方法没有为小学生过马路起到很好的典范作用,小学生在上下学途中避免不了过马路,有的甚至还在马路中间嬉戏打闹,这样在人流量大的马路上有极大的风险。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或监督学生过马路的状况,或联合学校的相关部门加强对学生文明过马路的教育管理,保证自己的学生能够安全到校和安全到家。

2.校外斗殴事件

校外斗殴事件高发于小学高段学生人群中,五六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步发展,处于容易冲动的阶段,经常因为微不足道的小事或所谓的朋友义气而打架,教师在平日的德育中应将此项内容纳入重点,教育学生解决任何事情武力都不是最明智的做法,并且会对自己的德育考核有影响,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学业。经常留意学生之间的微妙摩擦,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营造良好的相处环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为人处世能力。

3.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近年来受关注度很高的一个问题,在校外周围聚集着很多小摊小贩,摆着吸引学生眼光的“三无”食品,很受学生欢迎。这些食品大部分出自于没有营业资格的小作坊,为了口感和色泽,添加了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学生长期食用对自身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并且由于在校外售卖更增加了监管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生活指导或者与家长多沟通,控制学生的零花钱流向,尽量减少他们对危害食品的青睐。

以上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常见基本问题,而问题不止于此。预防是减少损失的最好办法。小学生的管理难度相对于初高中学生来说要大很多,他们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对周围环境的安全程度感知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日的管理中时刻警钟长鸣,将安全教育当成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设长远的道路。

陈思研.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舒兰市马路小学生
振兴乡村 弘扬文化 引领新风
——舒兰市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系列活动
舒兰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人来车往的马路
过马路
舒兰市湿地现状及保护建议
我是小学生
过马路
舒兰市农村土地承包现状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这份爱穿越马路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