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及作用

2015-08-15张强鑫

新课程(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中生人文意识

张强鑫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其中不仅包括对地理知识的探究意识,还包含对地理人文知识的自我积淀。

1.增强高中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新传统的题海战术以及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地理的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帮助学生在争论、思考中,发现真知,探寻到问题的结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散性思维等自我探究的能力。

2.尊重学生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高中地理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能力、推理能力和合理分析的能力,运用绘图和填图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读图能力得到训练和强化,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因材施教的地理教学手段潜移默化地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作用

地理学科虽不能单独完成对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任务,但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强意识、求真意识以及服务意识,同时还能够增强高中生的服务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合作精神,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21 世纪,社会的发展呼唤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人格素养的完善和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1]呼良.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信息的挖掘与传递[J].成功:教育,2012(04).

[2]何慧.刍议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J].知识经济,2009(11).

猜你喜欢

高中生人文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意识不会死
人文绍兴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