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族自治地区社区资源在中学思品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5-08-15王宗国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7期
关键词:社区资源思想品德课本

王宗国

(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中学)

社区资源,是指所有与社区有关的社会资源,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切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的统称,也可简称为社区社会资源。在思品课堂教学中若能巧妙地利用社会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培养爱国精神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尽享精彩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必须送给学生一把兴趣的“金钥匙”。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思想品德学科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规律、现象,它们超出了学生生活的感知范围,而且又没有相应的教学实物模型,往往形成学生学习的障碍,难以激发学生的求告欲和学习兴趣。如果我们通过学生身边的社区资源,把这些无法观察和体验到的内容生动、形象、直观、科学地表现出来,再配上教师简练的讲解,这将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感悟,让其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从而获得恰当的教学效果。同时新课标又规定,“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讲授《多民族的国家》一课时,我将我县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回族的服饰、饮食、建筑、语言等制成PPT 课件予以展示,一下子拉近了课本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特点。使学生对民族知识有朦胧认识的基础上很快进入深层分析,课堂教学则顺理成章。

社区资源弥补了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许多不足,丰富了思想品德课堂的内容,最大程度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可以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和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心理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在1967 年提出这样的结论:“人类获得的信息1.0%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0%是通过听觉,83.0%通过视觉”。可以看出,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他获得所有信息的94%。这充分说明了人类的听觉和视觉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初中学生对社会科学的认识始于感知,学生获得信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些信息可能直接感受到,有关则要通过像电影、电视这样的媒体或通过文字或数字这样的符号模式间接地感受到。因此如果将学生身边的社区资源巧妙地予以展示,正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比如,在讲授《实施可持续发展》一课中,为了让学生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让学生明确“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这一观点,我在PPT 课件中插入了我县县城周边的几张严重污染环境的图片,通过观看让学生明白经济虽然得到发展,但社会效应却降低了,周边群众生命健康深受其害。这样的发展即使是遍地黄金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学生很快明白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在课堂中将学生身边的大量的社区资源通过语音、图像予以展示,不仅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而且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同时也使教师在处理课本内容时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即讲清了课本道理,又使学生感到课本内容并不遥远,课本中反应的很多问题就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有效提升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认同感。

三、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爱国精神

民族精神是从传统文化发展而来的,它是传统文化的提炼,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我们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一切最美好、最崇高、最富于理性的最具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传统经过选择和积淀从而造成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学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必须回归传统,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民族文化的力量之源,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使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必将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养的宝藏。

我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的地区,县域内有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一向认为“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这一理念给各国穆斯林规范了道德原则,对于所有穆斯林来说,爱国主义都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对祖国的情感,是可以具体化、生活化、大众化的。凡是有益国家的行为都是爱国表现。

在伊斯兰的信仰中,个人都应遵守社会法制秩序和规则,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应是服从与服务,个人的行动法规不能超越社会的集体法规,如果无视社会的福利和秩序,个人的功修毫无意义。如果穆斯林身处的国家受到了伤害,穆斯林本身和自己信仰的宗教也同样会受到伤害,穆斯林的这种自我从属于社会集体的意识、把个人的安宁和自由与所在国家的公益相协调的意识再次证明:顺国即顺教,爱国即爱教。

如此巧妙地将社会资源在课堂中予以应用,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避免了空洞说教,提高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感悟提供了基本的文本依据。

总之,在当前育人多元化的时代,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无疑是增强学生德育实效性、实践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上下左右、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配合,而不能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只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地充分发挥社区资源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功效,也使学生在文化认同中有效提升道德情感。

[1]李朝伟.浙江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社区资源整合略论.

[2]王平.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爱国是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

猜你喜欢

社区资源思想品德课本
有效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大班主题活动实践研究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让社区资源成为提升幼儿人文素养的宝库
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