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模拟项目教学法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5-08-15周志辉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7期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考核课程

周志辉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技师学院)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是技工院校的一门必修公共课,其所蕴含的知识和技能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是对各种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概括和提炼,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从教学实践上讲,提高企业管理课程质量的最好办法是将学生放到实践中,在真实场景和训练中体会、领悟管理的基本原理,但现实条件下,这种方式的可操作性并不强。虽然珠三角企业众多,但无法提供实操的机会,难以短期见效果。即使是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由于涉及商业机密、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等因素,企业很少会安排学生从事管理岗位工作,无法体会企业管理业务的全过程,致使学生就业后很难适应岗位技能的需要,跳槽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技工院校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现代企业管理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不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代企业管理教学设置中,没有摆脱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的制约,没有足够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企业管理人才的一专多能、一专多用的需求,仅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企业管理的实训教学,使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也被边缘化了。由于教材中的管理内容、案例与当地经济发展、中小型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导致课程体系内容达不到现代企业管理教育目标,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2.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教学和实际处理方式差别大,教师重理论轻实践

许多现代企业管理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工作,又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其实践性教学带有强烈的理论色彩,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强制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相对不高,又缺乏师生的互动,学生思路闭塞,把记忆当作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虽教会了学生理论知识,但忽视了教学生如何去应用这些知识;学生虽学会了书本知识,但遇到实际工作中的业务处理时就不知如何下手。

3.学生练习考核方式单一,不符合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

目前现代企业管理教材配套的练习册多以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为主,这些题目可以直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这种练习模式对分析能力的培养,操作技能的提高帮助不大,学生对这类作业也缺乏兴趣,往往是对着教材抄一遍以应付老师的检查。同样,现代企业管理的考核也采用完全笔答的模式,题型与练习册一致,这种方式主要考核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而忽略了对学生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核,与技工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目标相背离。

针对上述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增设现代企业管理实训课程,将创设模拟教学模式和项目管理模式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模拟真的职业环境中得到充分的职业技能训练,促使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变成专业基本技能,方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应当将项目教学法引入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授课领域。

二、创设模拟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1.项目教学法简介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将实践项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用实践项目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具体包括几点:一是传授知识时紧密结合实践项目,让学生学有所用。二是由学生亲自进行项目的制作,做到学以致用。三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最终通过项目的完成,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2.项目选题

根据项目管理的理论,在执行管理工作的开始,必须进行项目的选择,就是作为项目管理研究的对象,即实体的企业或公司,选择企业或公司的目的在于将我们所学现代企业管理每一章节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那么,项目的选择成为整个教学成败的关键,以所授课的2011 级模具制造与设计高级班三十五人,将其分成二个小组,以学生自由组合为团体小组,小组内经过讨论,自由选择可以模拟的企业类型,企业方向等实体,团体小组对企业的职责进行分工,承担企业内的角色,根据各个不同的角色完成对整个企业的基本构建,共同完成这样的一个项目。如第二小组名为“岗头铸造厂”企业,该企业主要从事为客户提供合格优质的金属产品,属于制造业。小组成员分别承担组织结构、锅炉工序、造型工序、灌铸工序、车铣床工序、搬运工序、采购销售员、财务会计员等管理工作,共同完成为客户提供满足的需求工件。

3.项目运行

项目运行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企业的类型、企业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生产与质量管理、运输管理以及班组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学生将创设模拟“岗头铸造厂”运营带动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以人力资源管理一章为例,“岗头铸造厂”运营的初期人力资源极其匮乏,必须进行员工的招聘,而招聘什么样的岗位、选择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满足“岗头铸造厂”职位的需求,是需要技术型岗位的人才还是管理类岗位的人才,怎样的一种员工薪金制度和福利制度才能使“岗头铸造厂”与员工都满足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习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部分的内容。随着项目推进,我们就完成了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与决策、企业制度、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生产与质量管理、企业形象与文化建设”等各章的知识,项目运行的过程即是现代企业管理各个章节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

4.项目实施步骤

(1)提出项目问题及思路。公布项目教学计划与项目任务,创设学生当前所学的内容与构建“岗头铸造厂”模型中的实情况基本相接近,发放案例资料、创业计划书、答题卡、小组自评表、小组互评表,把学生引入需要通过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相关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

(2)学生思考讨论、项目破题分解。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自主收集、整理信息,互相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的条件,对“岗头铸造厂”构思,制定方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生探索性实践尝试。学生相互协调,进行方案细分,明确各自工作任务和内容,在自己的虚拟岗位上进行技能操作,并通过交流合作提升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内交流讨论。小组成员在组内讲解、讨论,交流心得,并对“岗头铸造厂”方案完成情况进行梳理归纳,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

(5)项目结论成果展示。以项目组为单位,根据工作任务及讨论结论制作并介绍,展示各个项目的工作成果。

(6)学生完成项目目标进行互评与教师点评。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实时填写小组自评表、小组互评表、项目计划书、答题卡和项目小组日志,记录项目完成过程,促使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教师根据学生个人表现,小组整体表现和项目完成情况记录学生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

(7)项目延伸与拓展。学生针对“岗头铸造厂”方案的细分,提出问题,拓展思路下一节有关内容,发展创新能力。

(8)成绩考核。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理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分解到每个教学任务中,制定了教师点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的考核评分体系,通过实时考核,事事考核达到督促学生日常学习,提升专业技能,通过期末考试,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综合职业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看似将课堂交给学生,实际上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具备全面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而且具有高超的授课艺术,善于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因势利导地模拟企业在构建、管理、运营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白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企业实体中去,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解决,尤如亲身经历了现代的企业,方能告别了传统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以自己的企业实体为模型,从现代企业管理这门课程中自己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理论知识,这样让学生开展自主性的学习,挖掘并提炼出实际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1]康一梅.实战模拟的“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实践与考核[J].计算机教育,2007.

[2]陈建西,刘纯龙.项目管理学(第五版)[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4-15

[3]刘蔚.中职《企业管理》教育改革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22).

[4]荣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问题及改革措施初探[J].企业导报,2014,20(5):26-28.

猜你喜欢

现代企业管理考核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内部考核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实践性教学法在《现代企业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联系企业实际浅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