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15-08-15刘开平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7期
关键词:想象力高中生素质教育

刘开平

(济南第八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目的。素质教育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生而言,显得极为重要。而音乐属于一种概括性和抽象性兼具的艺术学科,其还具备非语义性、非视觉性和非概念性等特征,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将音乐教育应用于高中生的素质教育中,不但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而且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简述

1.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指的是通过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其审美水平,并陶冶其情操和开拓其眼界,促使学生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人才。音乐教育通过对学生的身心教育和音乐熏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升。

2.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指的是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及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为目的,帮助学生健全个性的人本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素质。经心理素质教育,可健全学生的人格,增强学生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提升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文化素质教育指的是帮助学生丰富文化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有正确政治方向、远大理想抱负和健康品德修养等。

二、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音乐教育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我国古代,人们就认识到音乐的教化功能,君主采取音乐方式治理国家,可使民心向善,提升人民的道德情操。音乐可培养人内在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品质,故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德化教育的作用。在德育的过程中,需以情感教育为基础,而音乐可激发人的情感,使德育工作能更顺利地进行。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可依靠音乐优美的旋律、美妙的音色和明快的节奏,将学生心中的情感勾勒出来,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接受某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或道德情操,达到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目的。如教师可在德育期间,教学生唱《延安颂》《歌唱祖国》等红歌,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党、爱国等情怀。

2.音乐教育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音乐教育能愉悦人的性情,使人的内心衍生出悲伤、欢喜、思念等情感,丰富人的思想情感,舒缓人的情绪,进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比较紧张,会积累大量的心理情绪,教师借助音乐,可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使学生在享受音乐美感的同时,身心也得到暂时的放松,还可指导学生结合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积极的休息。音乐教育也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气质具备一定的可塑性,后天生活环境会影响到学生的性格和气质。音乐具备多样性,教师可针对不同体质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对开朗活泼的学生,教师可让其聆听或学习轻缓、安静的歌曲,如《红豆》《相思雨》《同桌的你》等,以安定学生多动性子;对内向沉默的学生,需让其聆听欢乐、气势磅礴的歌曲,如《一无所有》《光辉岁月》等,克服学生的保守个性等。

3.音乐教育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教育可开启人的智慧,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组织学生练习乐器演奏,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学生在音乐演奏中创造美,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音乐能有目的地选择与组织声音的长短、高低、强弱和音色等,并构成特殊的音乐形象,对人的听觉产生作用,使聆听者能展开想象及联想,在头脑中形成情感丰富的意象,从而促进演奏者和聆听者的注意力、想象力及思维力的进一步发展。音乐教育可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古今中外有许多智者,皆对音乐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如孔子、苏轼、马克思等。

例如,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可选取学生熟悉的《清明雨上》《青花瓷》《相思垢》《桃花扇》等古典歌曲,让音色较好的学生演唱,并让其他学生为其伴奏。以上歌曲的歌词华美,词韵古典,词中的意境唯美,在演唱的过程中,学生会随着唯美飘渺的歌词、悠扬古典的旋律,在脑海中组建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并将自己内化为图画中的主人公,悠游于画中,对美景进行欣赏和品味。通过这种方式,可起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想象力的作用。

4.音乐教育能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修养

文化素质教育不但要求学生具备人文、艺术及自然等各类科学知识,而且需具备一定的修养气质。音乐涉及各个学科的知识,且具备较强的艺术性,还能以强烈的节奏感、规范的发声及丰沛的情感等表达方式,将社会、生活、文化、民风民俗等诠释出来。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能感受到国家与时代的文化主流气息,也能对历史状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能增强其对美的感悟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另外,音乐也与学生所学的地理、历史、英语、语文、数学、化学和物理等学科知识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音乐教育,可激发学生学习各学科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播放《嘎达梅林》《青藏高原》《蝴蝶泉边》等民族歌曲,让学生从美妙的歌词中领略祖国各地方的风土人情,了解我国不同地域环境下的民族风俗,让学生具备“不出一地,也知天下”的气质。又如,教师可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梁祝》,琵琶曲《十面埋伏》等古典音乐给学生欣赏,让学生还能从歌曲中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并体会我国传统乐器的特殊魅力,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力。

三、结束语

由于高中生需面临升学压力,学生的不良情绪较多,对学生的性格发展不利,因此,在高中开展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其重要。在高中生的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音乐教育不但能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能完善学生的个性,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更能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修养。因此,教师在高中生的素质教育中,将音乐艺术教育当作重要手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以及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打下基础。

[1]韩洋.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理论与实践,2013,(22):79-80.

[2]梁莹.浅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基础教育与教学,2014,(03):145.

[3]林琳.试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高校论坛,2013,(12):171.

猜你喜欢

想象力高中生素质教育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看见你的想象力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打开新的想象力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