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特殊学生教育转化策略浅谈

2015-08-15骆永国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7期
关键词:浅谈集体农村

骆永国

(甘肃省永登县柳树乡初级中学)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在农村,离异子女、留守儿童、失亲孩子逐年增多,已成为农村学校的特殊群体。这些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任性、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强,常有违纪现象;二是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多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合作意识差;三是进取心弱,集体荣誉感不强,道德品行差;四是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学习成绩低;五是由于家庭没有称职监护人或根本无监护人,学校、家庭无法沟通,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和转化,成为摆在农村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保护特殊学生的自尊心

同其他学生一样,农村特殊学生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但他们因家庭的原因,形成某种畸形心理和异常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因此,在转化他们的教育中,只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我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情感融化他们冰冻的心灵,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二、允许特殊学生犯错误

农村特殊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与完整家庭中的孩子不同,所以他们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犯错误,因此,我理解和宽容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犯的错误。对待他们要求不过高,允许他们犯错,但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分析原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他们改正错误,帮助他们养成克服困难的良好习惯。因为理解、宽容和引导会使他们获得自尊和力量,从而使他们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有所改变。

三、走进特殊学生的内心

在对农村特殊家学生的教育中,若要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关爱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因为教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的变化,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能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我们应根据他们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实际教育中,我指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首先,引导他们主动与人相处,并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通过别人的评价,逐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健全自己的人格。其次,教育他们积极接纳自我,树立自信心,不要妄自菲薄,消极逃避。要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不断进取,同时也要坦诚地接受自己的短处,努力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己。

四、用爱心感化特殊学生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无不印证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深刻认识到,要做好农村特殊学生的转化工作,首先必须让爱温暖他们的心灵。学生王某父母离异,各科成绩倒数,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上课不敢正视老师的目光,平时不愿与同学交流,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针对他的这种表现,我同他交朋友,对他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他懂得“天才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堂上有意送他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答对了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他补习功课。一段时间后,他慢慢恢复了自尊,拥有了自信,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五、肯定特殊学生的进步

学生李某属留守儿童,经常违反校纪,和家长关系紧张。我在处理他违纪情况的时候,一分为二来看待,尽量找他的闪光点。例如,在他第一次离家出走后,我让他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在班里读保证书并警戒同学从他身上吸取教训,我给他创造了一个庄严的氛围,全班同学认真倾听,读完后我给他台阶下,既要求同学引以为戒并督促他进步,更重要的是表扬他有承认错误的勇气,要求全班同学为他的勇气喝彩,他的心灵深处既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又觉得老师和同学没有嫌弃他,仍把他当做集体的一员。

六、引导孩子融入集体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张某父母双亡,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她一直以来对同学爱理不理,致使同学们也不愿接近她。为了让她融入集体,我特地开展了一些有趣的活动,如绑腿前进,鼓励她与别人合作;让她和同伴相互数跳绳次数,让同伴主动带她双人合跳……学校要举行运动会了,她跑的不错,我鼓励她报名参赛,同伴都为她加油,她也觉得骄傲;班级设立了读书柜,她也放进了自己心爱的书,下课时,也开始跟同学凑到一块儿看书了。集体活动让她渐渐有了生机和活力,抑郁的性格也得到了改变。

七、抓反复,促转化

特殊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十分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所以,转化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转化的过程是有反复的,这就要求我们抓住反复点,促使其巩固和稳定。特殊学生并非永远都是落后的,他们也会有进步的一面,但当在前进道路上遇到挫折时,他们就会感到苦闷、失望,甚至自暴自弃。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时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看到前景,充满希望,引导他们在挫折面前学会自我调节,克服脆弱心理,增强抗压能力。

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老师。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还要用敏锐的目光去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为每个孩子提供成才的机会。是泥土,可以把它烧成砖瓦;是铁矿,就把它百炼成钢;是金子,要让它放出光芒!总之,转化农村特殊学生需要方法和耐心,更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只要肯坚持,冰山终会融化!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5.

[2]冯军.浅谈班主任如何应对“问题学生”.中外教育研究,2009.

[3]吴晓慧.浅谈农村中学“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策略.教师,2011.

猜你喜欢

浅谈集体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我为集体献一计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为诗浅谈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