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与校园文化建设

2015-08-15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7期
关键词:校歌背景音乐乐队

孙 露

(安徽科技贸易学校)

校园文化体现出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涵。一个学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好比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气质与品质。对外可以树立起良好的学校形象,对内则可体现出奋进与和谐的工作氛围。所以,营造健康的人文化的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追求的目标。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有着自己独特魅力,是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不可多得的载体。

一、以音乐作为主体,体现校园文化

校歌是一首代表学校特色与精神内涵的歌曲。歌曲是音乐表现的一种形式,通常指有伴奏或无伴奏的声乐作品。因为歌曲有着歌词和音乐随着时间的延续得以一同展现的特点,所以一首令人满意的校歌,一定是歌词和曲调的完美结合。歌曲体裁大体上包括抒情歌曲、叙事歌曲、歌舞歌曲、劳动歌曲等基本类型。纵观许多学校的校歌,很多都是列队体裁和抒情体裁的,听上去有些进行曲的风格。这种风格旋律激昂,催人奋进,所以特别适合进行校歌创作。如果以学校历史文化为内容,则可采取叙事加抒情的体裁。总之,校歌应该最大程度地通过一首歌曲艺术的展现学校精神,体现校园文化。

校歌的表演一般采用独唱或合唱的形式。合唱分为小合唱和大合唱。小合唱较为灵活,可以表现各种风格的内容,大合唱则更有益于表现磅礴宏大的气势。这些表演形式安排,可根据校歌特点和演出需要灵活选用。

合唱是集体的声乐艺术,可以由多人参加且经济投入较少,所以是音乐活动中最好和最容易的普及形式。建立校园合唱艺术团,可以使学校的诸多文化内容通过合唱的方式艺术的展现。同时,艺术团成员可以分散或集中的排演不同的节目。例如,除了排演合唱曲目外还可以演出音乐小品或校园音乐剧等不同音乐表现形式的作品,从中展现校园文化。校园合唱团还可以为学校大型文艺演出提供最优秀的演员,满足学校文艺活动的需要。

在学校的广大师生中有许多各类乐器演奏的能手,但在以往的校园音乐演出中往往由于演出形式单调,实力单薄而不能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所以,把这些器乐演奏者组合起来,按照所演奏乐器的类型组成不同编制的小乐队。这样不但提高了演出实力,在形式上也符合现代音乐发展潮流,使校园音乐演出更具魅力,也使器乐演奏校园文化特点的作品更加到位。

乐队按照所奏乐器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第一,木管类,其中包括长笛、短笛、双簧管、单簧管等常见乐器。第二,铜管类,其中包括圆号、小号、长号、短号等常见乐器。第三,弦乐类,其中包括小提琴、大提琴、二胡等常见乐器。第四,弹拨和键盘类,其中包括钢琴、电钢琴、吉他、电贝司和琵琶等常见乐器。第五,打击类,其中包括小鼓、花鼓、大锣等常见乐器。这些常见的不同器乐,可以编制成四种不同风格的小乐队进行演出,它们是民族乐队、管弦乐队、混合乐队和电声乐队。目前,也在不少校园音乐文化中得到发展,是一支成长较快的音乐力量。

校园音乐鉴赏、创作团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个团体由专门负责音乐教学的教师及喜爱音乐创作和对音乐有独特审美能力的人员组成,具备改编或创作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音乐作品的能力。还可以以符合校园音乐审美的健康取向规范校园音乐发展。

在这个团队里,需要若干具有指挥才能的同志来担任合唱或乐队演出时的指挥。首先,指挥在合唱团或乐队中是艺术指导者,负责合唱或演奏整体艺术的训练、表演、学习;其次,是整个团体的最高组织者,合唱团和乐队的建立、管理和建设都是指挥所需要关心的。因此,指挥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艺术修养、和工作能力。所以,优秀的指挥人员将对校园音乐文化建设起重要推动作用。

最后,在这一团体里需要有音乐创作和改编方面的人才。在创作中结合学校自身,定期创作有本校文化特色的符合学校发展宣传需要的校园音乐作品,并把作品提供给校园演出团体进行排演,以达到音乐为校园文化服务的最理想状态。

二、以音乐为背景,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展现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除了音乐形式还体现在许多其他艺术形式上,如美术中的雕塑。在校园中展现最多的是一些属于美术范畴的景观造型艺术,其中最常见的是假山景观和喷泉景观。这些景观常常加以背景音乐,体现良好的展示效果。背景音乐的选取有一些讲究。不同类型的背景音乐配不同的景观展示不同的艺术气质,所以背景音乐与景观内容相辅相成。景观背景音乐大致划分为古典型、抒情型和轻音乐型三大类。现代景观音乐特别是喷泉音乐讲究声、光、电一体化效果。喷泉水体变换与音乐高潮起伏趋于一致,给人们最完美的情绪感受。每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若干特色景观,如果通过反复实验给每个景观都配上最适合的特色背景音乐,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温馨典雅的校园自然环境,体现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和青春靓丽的精神面貌。

在校园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音乐的应该在课间操时段。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学校在课间操施行方面经历了体育广播体操向大众健美操等多方面的改变。我认为,做操比舞蹈的运动规律性更强,节拍节奏卡的更稳,更容易掌握。我们在大众舞蹈中都可以用不同的区长进行,所以在课间做操也可以不局限在某个单一的曲子里。只要是符合做操节拍与节奏的曲子都可以选用。校园课间操音乐的变换,给学校校园文化增添了活泼的因素。

三、提高音乐素养,实现音乐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提高音乐素养是实现音乐为校园文化建设所必须的环节。提高音乐素养,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具有音乐表演的能力,而是着重培养校园内人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以及对音乐常识和音乐基础知识的了解。在校园内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主要通过下面两方面的途径:

1.培养听觉审美能力。通俗点讲,就是学会欣赏音乐。尽可能多地听不同风格的音乐,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分析不同音乐的特点。在反复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的同时,获得自己的审美体验。随着日积月累,形成欣赏分析音乐作品的爱好,在音乐中陶冶情操,这样就可以真正从身边的校园音乐中品味出校园文化艺术。

2.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有关音乐知识的讲座,也可以举办一些关于音乐发展的沙龙,把音乐知识和音乐基本常识通过实验和活动的形式教授给大家,让大家在愉快的音乐活动中不断地提高音乐素养。

综上所述,以音乐建设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以音乐为主体或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伴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音乐将用它自身特有的魅力,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靓丽的色彩。

猜你喜欢

校歌背景音乐乐队
齐齐哈尔老年大学校歌
花的乐队
背景音乐在医院环境中的运用
博尔塔拉老年大学校歌
梦想乐队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背景音乐
大学最动听“校歌”,你pick哪首?
花的乐队
乐队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