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介语石化研究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

2015-08-15冯文志

中学生英语 2015年40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外语

●冯文志

1.中介语及中介语石化的定义

中介语是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提出的一种解释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规律的理论,塞林格通过中介语理论的提出描述了第二语言习得者在进行学习时会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系统和语言认知规律,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介语还被叫做“过渡语”或“语际语”,因为它的具体含义就是,学习者在进行第二语言习得时,会根据自己熟悉的母语语言规律,应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将习得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目的语变成一种跟母语有一定区别也跟目的语不完全相同的语言,形成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语言系统和语言认知。随着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不断深入,这种过度性质的语言会朝着目的语的方向逐渐完善,中介语的发展其实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

中介语石化现象发生在学习者进行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外语学习者会发现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外语学习积累之后,当自己的外语语言的水平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外语学习的进步速度就会变得非常缓慢,和刚开始进行外语学习时相比有很大区别,而且在这时候的学习中会感觉遇到了一些很难克服的阻碍,无法在外语学习的中后期突飞猛进或者有特别明显的进步。塞林格将这样的情况用较为概括性的语言总结为: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中介语语言系统和外语学习规律逐渐稳定不变的阶段。出现中介语石化现象后,即使学习者年龄增长,外语学习中的学习量增加也都无法打破这种稳定阶段下的学习状态。

2.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成因分析

2.1 生理因素形成中介语石化

人的生理发展中会有一段时间是处于大脑细胞活跃,人的思维反应快、肢体敏捷度高,且肢体的活动对人的思维促进作用较大的状态,这个时期对于学习者来说就是学习中的黄金时期。这也是九年义务教育对于学生入学年龄有一定规定的原因,也充分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为在青少年时期,学生正是接受知识的黄金年龄,思维活跃,记忆力好,容易接受新知识,乐于接受新知识。而第二语言习得中学生的生理因素也很重要,学生应该在关键时期接受到良好的外语教育,否则一旦超过了学生学习外语的黄金年龄,学习效率就会受到人体生理因素的制约,在外语学习中就很难再有较大的飞跃和突破,导致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发生。而在关键时期,如果教师在外语教学中没有正视这一问题而采取一些避免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措施,对学生进行的学习引导不完善,就会影响外语教学的效果,促进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形成。

2.2 交流因素形成中介语石化

所有语言的学习都需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以目的语为母语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这三方面的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交流因素有很多方面,会交互地影响中介语现象。比如,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和学生进行的情感沟通,学生对外语的认知和学生采取的交际态度都属于交流因素。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控制自己的语调,用良好的肢体语言和眼神与学生交流,会让学生感觉到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学生对于外语学习的交际策略也影响着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发生,如果学生对于与其他人交流采取回避的态度,使用委婉语言,就会容易形成中介语石化现象。

2.3 文化适应程度不足形成石化

一般情况下,由于受到母语和自己生活环境的影响,第二语言习得者对于目的语言所处的文化都不是很熟悉,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文化适应程度不足会导致学习者在经过外语学习之后无法融合自己的母语和目的语,形成和谐统一的语言系统,这将制约学生对外语的学习水平,促进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形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使学生的外语学习达到目的语水平,避免和减少第二语言习得中负迁移现象的发生。

3.外语教学中应对中介语石化的方法

3.1 善于抓住学生学习外语的黄金时期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黄金时期受到的外语教育决定了学生对外语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抓住学生学习外语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督促学生积极刻苦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习惯,形成完善的中介语系统,更好地从中介语系统过渡到目的语。

3.2 发现并引导学习者走出中介语石化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地发现和应对中介语石化现象。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合理的方式,给学生与外语水平比自己更高的学习者进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看到自己外语水平的不足和自己与奋斗目标之间的距离,时刻保持进取意识,在这样的手段中引导学生走出中介语石化阶段。

3.3 理性对待外语学习中的语言错误

中介语石化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理性地对待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出现的语言错误。比如在阅读外语文章时,很多学生会有过度关注自己没见过的词汇的习惯,并喜欢把这些词汇都翻译成汉语才能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有时候如果没有翻译自己没见过的个别词汇就会无法理解整段外语文章的主题思想。这种学习习惯过分关注局部,是很不科学的,不仅会降低学生阅读外语文章的速度,还不利于学生形成全局意识,影响学生外语思维流畅性的形成。在进行外语教学时,教师不要害怕学生犯语言错误,也不要回避和忽视学生的错误,要研究这些错误的规律,把它们作为学生中介语语言系统发展的代表,关注学生语言错误发生的频率等重点数据,因材施教,根据语言错误的规律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合理的评估和分析,帮助学生制定出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

3.4 选取可理解的目的语输入教学内容

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还应注意选取可理解的目的语输入作为自己的教学内容。因为如果教师设置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低于学习者已经形成的中介语语言水平时,外语学习就会变得过于简单而难以有大的提升。反之,如果目的语输入内容过于深奥,又会降低学习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也难以促进外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早就意识到了这一重点,他认为目的语输入的最佳内容应该学习者是可理解的,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高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并且在这一范围内反复切换输入水平,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会外语。因此,教师不应为了教学质量一味地提高或者降低目的语的输入水平,应该对学习者的中介语水平做到充分的了解之后,根据这一标准设置目的语输入水平,教学内容既要容易理解,又要给学生留有向上进步的空间,要让学生在有趣味的课堂中进行学习。

3.5 加强教学中对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渗透

学习者对于目的语文化适应程度决定着中介语石化现象的进程,如果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低,将加快中介语石化的发生。而外语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有一种有利于外语表达的语境。因此教师在进行外语教学时可以创设一些良好的语言情境,在这样的语言情境中加强对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渗透,加深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比如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应该将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语境都全面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这两种英语表达方式是有区别的,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这两种英语表达方式所处的文化背景,让学生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理解这两种语言的不同风格。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准备好的一些原版电影片段,或者比较经典的英文电视短剧比如《老友记》和《生活大爆炸》等,还有专业的本土电台广播、脱口秀节目中的精彩片段、英文歌曲和诗集等,这些都是教学中可用的目的语文化素材。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定期地组织一些英语演讲、英语话剧表演、英语辩论赛等课堂活动,让学生查阅资料和自己研究英语的语言知识,在实践中听说读写,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和语言特点。通过在教学中尝试这样的文化知识渗透,可以丰富学生的外语知识和外国文化积累,同时提高学生对于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的目的语和母语达到更好的融合。

3.6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外语学习态度

在进行外语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及时获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反馈,推动自己的教学工作。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勇于面对外语学习中的困难,不要把造成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客观因素当作自己放弃外语学习的借口,因为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才会找理由。只要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观,再复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带着正确的学习态度去学习外语,在遇到困难时积极地反思自己的不足,向他人学习,善于沟通,改进学习方法,多与人进行交流,不放弃学习的目标。

总而言之,中介语石化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正确对待这一现象,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本质和其成因,对于外语教师的教学有着很深刻的启示。教师应该在外语教学中注意积累经验,提高应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方法,通过自己的外语教学帮助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外语水平,让外语教学更高效。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外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