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党校教学质量的路径探索

2015-08-15舒克龙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党校教学质量理论

舒克龙

(中共绵阳市委党校,四川 绵阳 621000)

党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学内容的丰富、鲜活,紧扣时代脉搏;取决于党校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取决于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校的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设施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决定了在新形势下要确保党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还须从以下3个方面去努力探索、改进和完善。

一、当前党校教学面临着三大挑战,决定了党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根基

(一)新媒体迅猛发展带来的挑战,决定了党校教师必须深入实际进行大量调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互联网、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及普及,使党校学员能及时、快捷、便利、轻松地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甚至他获得的知识信息可能会大大地超过授课教师,这就向党校授课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教师仅仅坐在办公室从互联网上获取知识信息来备课讲课,那么这既是对学员的极大不负责,其讲课质量也必然会大打折扣。因互联网的特点是“信息过剩,思想稀缺”。是信息的“短、新、快”,信息的“杂、浅、碎”。而党校教师的职责:一是应以严肃的专业理念,严谨的治学精神,较高的学术水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来应对互联网的大量信息;二是应以严肃、权威、正确、可信的授课内容来应对互联网的“杂、浅、碎”;三是应以“深入、深层、深度”的学术思想来应对互联网的“短、新、快”。而要做到以上三点,党校教师应树立“网上得来终觉浅”的理念,坚持深入农村、企业、街道、社区等基层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随时掌握改革开放发展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真备课讲课,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党校学员高学历提出的挑战,决定了党校教师必须深入实际进行大量调查研究。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校培训的干部在学历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党校培训的干部学历多为初中高中甚至还有小学文化程度。1977年恢复高考后,再加上大学不断扩招,还有各类电大、夜大、工大、函授等各种学历班的培训,因此现在进党校培训的各级干部学员,其学历基本上都达到了专科本科,省市级党校甚至每一期都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学员参加培训,以后党校这类高学历学员还会不断增加,这种状况对党校教师的教学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这些高学历的干部学员,既有多年的工作实践,又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是带着改革开放中遇到的许多热点、难点、重点等问题来党校学习求解的。而党校教师的优势在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的把握,是长于对理论的分析、综合、归纳、总结,而弱于对日新月异改革实践的及时准确全面的把握,往往是理论滞后于实践。因此对于这些高学历干部学员带着各种问题来党校学习求解,党校教师只有大量接地气、下基层,深入调研掌握较为详尽的实际情况,才能在讲台上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为学员解惑答疑。

(三)党校教学无统一教材、无统一教学大纲提出的挑战,决定了党校教师必须深入实际进行大量调研。改革开放以来,党校教师先后经历了“老五门”、“三基本、五当代”教材的教学。这些有统一教材有统一大纲的教学,对当时党校低学历学员的培训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党校的教学逐步转为了以中特理论为重点的专题课教学。这种专题课教学既无统一教材又无统一大纲,各地党校、各位教师,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总体上按照中央精神部署,今年准备这个专题,明年准备那个专题。这种新形势下无统一教材、无统一大纲的教学模式,决定了党校教师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进行专题课的备课讲课。如果只坐在办公室靠收集报刊、网络上的一些信息资料来备专题课,其结果一定是肤浅滞后、理论脱离实践的,其讲课的质量和效果也一定会大打折扣的。

二、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是提高党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也是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了不同的教学形式。在新形势下,仅局限于坐在教室里学习已远远不适应党校的培训目标要求。学员到党校来学习培训,是要达到党性锻炼、理论武装、能力提升等培训目标,因此针对不同的培训目标,组织相应的教学形式是非常必要的。

(一)党性锻炼教学环节。除了课堂讲授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宗旨、理想、信仰、使命、权力观、价值观、群众观、荣辱观等外,还可以组织学员下乡村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周左右时间,并让学员与贫困村民结帮扶对子,让学员真切感受基层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真正感受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盼,从而真正发自内心的增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反腐廉政教学环节,除了观看廉政纪录片外,还有必要将学员带去监狱接受警示教育,让学员亲自感受在监狱失去自由的强烈震撼,亲耳聆听服刑犯人痛彻心扉的强烈忏悔。这种在现场廉政教育的效果往往比单一的教学效果要好很多倍。

(二)理论武装教学环节。除了常规讲授中特理论外,第一,还需多请社科专家、高校教师、上级党校教师来做学术报告,以扩大学员的理论视野;第二,可以开展党校学员异地教学活动,即组织学员到同级兄弟党校进行短期听课学习。各地党校都有自己的理论教学特色特点,不同地区的党校教师、学员相互授课学习,既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各地党校教学相互学习借鉴,从而促进共同提高;第三,开展互动式教学,即教师不需满堂灌的教学,而是留出部分授课时间,教师提出几个主要问题请学员现场问答;或学员间开展讨论教师最后归纳总结;或学员现场直接提问教师现场回答等。总之千方百计调动学员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学员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三)能力提升教学环节。一是可以通过现场教学形式组织学员到农村、企业、社区等具有典型案例的实际现场,一边听讲一边现场提问,这对学员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大帮助。二是可采取情景模拟式教学,如教学时设计一个公共突发事件,要求学员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处置;或现场设计新闻媒体就某一重大事件对学员进行现场采访;或现场设计一个法庭,让学员充当法官、原告、被告,进行模拟法庭审判。通过这些模拟教学形式,对提升学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面对新闻媒体的应对能力,依法执政的行政能力等能力的提升都有积极的作用。三是可通过辩论式教学把学员分为正方反方,就某一重大问题开展辩论,然后教师进行点评。这对提升学员逻辑思辨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都有较大的帮助。

三、教学艺术是营造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讲”与“演”的艺术,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长期以来,许多人把教学艺术仅局限在“讲”的方面,仅注意语言表述上的清楚准确,语态表达上的抑扬顿挫等。而严重忽视了教学艺术“演”的重要方面,这样很容易造成教师在讲台上只是一个会发声而毫无表情动作的活塑像。在教学实践中,常见一些教师在讲台上尽管把理论讲清了讲透了,但由于缺乏“演”方面的配合,仍然使得学员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党校学员虽然都是成年人,但在学习上与普通学校的学生一样,都有共同的心理特征,都喜欢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形式,都讨厌呆板机械僵化的说教。因此把教学艺术中的“讲”与“演”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各种教学艺术手段来营造生动、活泼、充满乐趣的教学氛围,必然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且艺术都是相通的,在调动人们喜怒哀乐方面,在营造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氛围方面,艺术都有着共通的地方。党校的教学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尽量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来丰富发展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让学员在课堂中始终保持感兴趣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艺术中“讲”的艺术可分为语言内容艺术和表述形式艺术

首先,在“讲”的语言艺术方面,除了讲清、讲深、讲透基本理论外,还应尽量通过语言内容的生动幽默、形象、风趣等来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这就需要从各种典故、神话、寓言、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唐诗宋词等语言艺术宝库中去汲取养料。这些劳动人民熟知的经过千锤百炼的优秀语言一旦使用恰当,达到非他莫属时,便会产生惊人的艺术感染力,从而使学员在享受语言艺术美感的同时,激发起他们更多的学习热情。其次,在“讲”的表达艺术形式方面,除了注意基本表述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之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加入一些或深情并茂的朗诵,或诙谐幽默的方言,或一本正经地模仿各种人物的讲话,或叽里咕噜来几句外语,或引吭高歌几句等等。总之,尽量利用我们发声器官的各种功能,来为教学内容服务。这种种艺术教学形式常常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艺术中的“演”,主要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形体语言来表现

从“演”的方面看,党校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师讲课时必然要表现出各种强烈的激情,必然会程度不同的进入各种感情角色,这正是教学艺术中最容易打动人的地方之一。如讲到中国革命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成功经验和血的教训;讲到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在艰难探索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遭受的巨大挫折;讲到党内一些高级干部中出现的严重违纪违法腐败问题,以及我党严惩腐败的决心和行动等问题时,教师心中的喜、怒、哀、乐、忧、愁等种种情感,必然要通过他们的眼神、他们的面部表情,以及他们的举手投足的种种变化而表现出来。如果这方面的“演”恰到好处,与所讲的内容珠联璧合,这必然会在学员的感情上引起强烈共鸣,产生你笑他也笑,你悲他也悲的巨大艺术感染力。而这方面可供我们借鉴的表演艺术形式有戏剧、影视、小品、话剧、喜剧、相声、脱口秀等,我们应从这些生动、形象、活泼的表演艺术形式中根据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有目的有选择的借鉴和吸收。

猜你喜欢

党校教学质量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神秘的混沌理论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