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灵山黄土滑坡成因分析

2015-08-09

河南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滑带滑面滑体

王 琪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在地质灾害治理中,正确的分析滑坡的成灾机理对其预防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分析方法多采用半定性半定量的方法。定性方法为通过实验、详细的实地研究,对地质过程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得出定性评价。在定性分析基础上,通过定量计算,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地质过程机制分析即为定量分析方法。近年来,数值方法作为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滑坡的成因分析之中,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1]。与传定量计算方法相比,数值方法能够直观的考虑定性结果,并能通过分析变形和应力分布特征,来确定滑坡诱发因素的主次。进一步以此为依据,可对滑坡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以节省工期和造价,同时又能保证稳定性。

根据勘察印灵山滑坡是一个复活的古滑坡,在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重新规划,在该滑坡前部重新开挖人工河流。随后的十几年内,该滑坡体上出现多处变形迹象如桥梁开裂,围墙倒塌等。本文重点对滑坡的开挖过程进行模拟,以研究滑坡坡脚开挖前后变化规律,进而对其成因分析[2]。

1 滑坡基本特征

该滑坡周界清晰,在平面形态呈簸箕状,滑体上窄下宽(见照片1)。整体地势东高西低。滑坡长约200m,前缘宽约300m,后缘宽约180m。滑体厚度10~30m,面积6×104m2,体积12×104m3。滑体整体坡度30°,坡向273°。滑坡北部与中部为滑坡主体部分,呈扇形,滑体上可见四级台坎,坎高4~6m,长约200m,滑坡后壁高约10m。滑坡坡脚高程858m,坡顶高程898m,滑坡顶部相对滑坡坡脚高差约40m。滑坡前缘为河流。根据野外调查及勘探资料分析,滑面总体倾向是东高西低,两侧高中间略低,为一倾向西的缓倾弧面。滑体后壁上部为黄土状粉质黏土,具直立性,形成的滑坡后壁陡直,倾角多为65°~80°。中部主滑段滑面倾角一般5°~10°。前部滑面倾角较平缓一般为1°~3°。由于蠕滑褶皱形成的滑带厚约3m,其中普遍发育有摩擦镜面,滑坡前缘坡面下9~1lm处,挤压面倾角17°~31°,倾向240°~330°,与坡面倾向及滑体蠕动方向一致。滑床中后部以含碎石粉质黏土为主,中前部为灰绿色砂岩夹薄层泥岩[3]。

2 滑坡数值模拟

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IGMA/W 软件对滑坡的开挖过程进行模拟,根据滑坡地质特征,可分为滑体、滑带、滑床、下伏基岩四部分,其中滑体、滑带及滑床采用摩尔库伦模型,滑床之下的砂岩采用线弹性模型。模型的材料取值根据室内试验结合现场经验,如表1所示。

表1 模型中各材料的取值

根据计算结果(图1),在滑坡的坡脚开挖之前,滑坡的水平位移表现为后部位移大于前部位移,呈现出推移式滑坡的特征。而实际中滑坡也在后缘出现拉张裂缝,中后部建筑物多处受损。在滑坡的坡脚开挖之后,可见滑坡前缘的水平位移有明显的增加,此外滑坡中部的水平位移也有一定增长。

图1 滑坡开挖前后位移等值线图

根据开挖前后的应变的变化可知(图2),开挖前滑坡的主要应变都集中在滑带,其中滑坡的中后部滑带应变最大,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此滑坡为推移式滑坡。在前缘的坡脚开挖之后,滑带处的应变迅速增大,中后部滑带的应变增加了约10 倍,直接进入破坏状态,同时前缘的滑带应变也出现较大的增长,大应变的范围也成倍扩张。可见坡脚开挖显著减小了滑坡的稳定性。

图2 滑坡开挖前后应变等值线图

3 结论

滑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印灵山滑坡数值模拟结果可知坡脚的开挖可使滑坡抗滑力减小,前部的应变增加,中后部的位移向前部扩展,大大降低滑坡的稳定性。同时滑坡中后部的裂缝又会导致雨水的入渗恶化滑坡的整体情况。因此在滑坡的治理中可针对前缘变形进行支挡设计,同时对滑坡之上雨水渗入通道进行疏导。

[1]DZ0240-2004.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S].

[2]郑颖人,陈祖煜,王恭先,等.边坡与滑坡工程治理(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8.

[3]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

猜你喜欢

滑带滑面滑体
黄土-三趾马红土滑坡滑带土的长期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滑带土卸荷状态下的直剪蠕变特性研究
基于环剪试验的四方碑滑坡滑带土残余强度空间差异性和稳定性分析
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锚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含软弱土层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全局滑面自动搜索技术
考虑剩余剪应力的滑带土强度再生试验
基于矢量和法的三维边坡滑面搜索研究
滑坡碎屑流颗粒分选效应的数值模拟
立式旋压机纵向进给机构液压配重设计
万梁高速某滑坡降雨入渗稳定性及处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