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心血管护理中的疗效

2015-07-25柴小琴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4期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舒适护理疗效

柴小琴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9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显效46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显效20例,好转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心血管疾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舒适护理行为能最大限度的激发患者和医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患者的舒适度,促进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升患者的安全感,这样能让治疗发挥最大的作用[1]。在医院,心血管护理的工作比其他科室更为艰难,患者都具有焦虑、害怕、恐惧的心理,为此将舒适护理应用到该科室,能有效调整患者的情绪,让医生的治疗工作顺利进行[2]。本文针对血管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的疗效,选取2014年1~2014年8月本院诊治的9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不同护理形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9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39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4.5岁;病程0.5~7年,平均病程1.9年。98例患者中,高血压26例、冠心病23例、心绞痛19例、高血脂13例、心肌梗死11例、心力衰竭6例。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标准确诊,无全身感染及其它器质性病变,排除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胃肠道溃疡及出血病史患者及相关药物禁忌症患者。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主要采取的方法有:

(1)病房内保证通风,指导病患进行合理的休息。

(2)建议患者戒掉烟酒,并给予饮食上的引导。

(3)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必要时给予吸氧处理。

(4)建议患者每天适量的运动,并时刻关注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生命指标变化。

1.2.2 观察组采取的舒适护理方法有:

心理护理: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的特点,患者经过确诊后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甚至会出现绝望心理,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与恢复。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在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基础上,采用温和、耐心的语气与其沟通,向其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及注意事项,加深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可有效缓解其焦虑心理;向患者介绍主治医生的专业水平及治疗方法,增强其抵抗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环境护理: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年龄、爱好、性格特点等,尽量为其安排合适的病房,或将性格相近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病房要保持干净、整洁,可摆放合适的饰品美化环境,使患者感受到心情舒畅;病房内可准备疾病相关的健康宣传资料,由患者自行取阅,以丰富其医疗知识;室内保持良好通风,采光充足;每个床位可拉帘帐,以充分保护患者隐私等。

尊重患者自尊: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采用温柔的语气、诚恳的态度、得体的称谓进行沟通,充分尊重其宗教信仰及民俗文化等;对任何患者均保持平等态度;沟通时切忌使用命令口吻;与患者交谈病情时注意语言的科学性、保密性,不得在背后议论患者;注意言辞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忌用保证性语言或模棱两可的语言,做到言准意达。

1.3 疗效评价标准[3]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血压、血脂回归正常,全部症状消失;病情好转:血脂、血压得到控制,全部症状往好的方向发展;无效:各种指标没有变化或往严重的方向发展。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使用t检验来检验计量数据,而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使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有46例疗效明显,2例患者表现好转,1例无效,总体有效率高达98%。没有使用舒适护理的对照组,有20例患者疗效明显,22例患者表现好转,7例无效,总体有效率为83.7%,由此可知,使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的总体疗效远远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n(%)]

组别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 20(40.8) 22(44.9) 7(14.3) 123(85.7)

观察组 46(93.9) 2(4.1) 1(2.0) 144(98.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医疗服务发展至今,患者的舒适程度已成为评价医疗服务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如何以患者为中心、基于患者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全面改善患者心理及生理方面的问题是每个医护人员需要面临的问题。与常规的整体护理相比,舒适护理涉及到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要加强患者的环境护理,保持整齐、宁静的病房环境,维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还要帮助患者调整姿势,以缓解腰背疼痛,以使患者保持宁静的心态;如患者体味重、打鼾等特殊习惯,则要单独安排;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做好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做好患者家属的开导工作,提高其配合度;针对患者的背部、臀部、四肢等易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清洗,以防止发生褥疮,并提升患者肢体的舒适感受,改善睡眠质量。

由本研究可知,与常规护理相比,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提高其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 艳,温 玲. 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321-322.

[2] 向 丽. 舒适护理在料例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4(8):19-20.

[3] 虞霞萍. 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7):288.

猜你喜欢

心血管疾病舒适护理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长期有氧运动对高血压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分析
新确诊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过快诱发心血管疾患22例临床分析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