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舒适护理在心血管护理中的效果

2015-07-25冯菁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4期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舒适护理效果

冯菁

【摘要】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精神状态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物质生活评分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8.67%,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舒适护理;心血管疾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舒适护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与常规护理相比,舒适护理可拉近护患距离,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心,改善护患关系,从而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本文以1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舒适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7例,女73例,年龄52~88岁,平均年龄(68.7±9.2)岁;150例患者中,心力衰竭43例,高血压心脏病43例,心律失常32例,心肌梗死47例。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1-3],包括帮助患者适应环境、进行病情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的特点,患者经过确诊后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甚至会出现绝望心理,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与恢复。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在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基础上,采用温和、耐心的语气与其沟通,向其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及注意事项,加深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可有效缓解其焦虑心理;向患者介绍主治医生的专业水平及治疗方法,增强其抵抗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1.2.2 环境护理

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年龄、爱好、性格特点等,尽量为其安排合适的病房,或将性格相近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病房要保持干净、整洁,可摆放合适的饰品美化环境,使患者感受到心情舒畅;病房内可准备疾病相关的健康宣传资料,由患者自行取阅,以丰富其医疗知识;室内保持良好通风,采光充足;每个床位可拉帘帐,以充分保护患者隐私等。

1.2.3 尊重患者自尊

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采用温柔的语气、诚恳的态度、得体的称谓进行沟通,充分尊重其宗教信仰及民俗文化等;对任何患者均保持平等态度;沟通时切忌使用命令口吻;与患者交谈病情时注意语言的科学性、保密性,不得在背后议论患者;注意言辞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忌用保证性语言或模棱两可的语言,做到言准意达。

1.2.4 舒适的基础护理

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进行持续性的生命体征监测;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注意饮食;便秘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因此要加强便秘护理,指导患者在腹部进行环形按摩,多饮水,以起到软化肠道的作用,促进排便;如有必要可使用开塞露协助排便。

1.3 护理效果评价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生活质量评价共包括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精神状况等4个大项,每个大项25个小项,每个小项计1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证明生活质量越好。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满分100分,其中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低于60分则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精神状态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物质生活评分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n 精神状态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

观察组 75 95.73

±21.331 82.24

±22.991 79.36

±34.511 61.98

±31.661

对照组 75 83.77

±23.22 60.11

±20.92 68.13

±26.25 50.03

±22.57

注1:与对照组相比,P<0.05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8.67%,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度

n % n % n % n %

观察组 75 71 94.67% 3 4.00% 1 1.41% 1 1.33% 98.67%

对照组 75 57 76.00% 7 9.33% 6 10.53% 5 6.67% 85.33%

3 讨 论

舒适护理[4-5]是现代医疗服务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其核心思想是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在全面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有效、舒适的护理服务,最大程度上消除其不适感。护理过程中加强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使患者从各个方面感到舒适,营造和谐、温馨的医疗环境。由本研究可知,采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出院时生活质量各个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 艳,温 玲.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321-322.

[2] 李 宏,石丽梅.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J].工企医刊,2013,22(3):37-39.

[3] 虞霞萍. 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7):288.

[4] 于会群,李 娟,陈雪玲,等.舒适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9(7):43-44.

[5] 向 丽.舒适护理在料例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4(8):19-20.

猜你喜欢

心血管疾病舒适护理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长期有氧运动对高血压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分析
新确诊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过快诱发心血管疾患2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