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向细目表校本化,力促学生形成自我认识

2015-07-16王辉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业评价学业发展

【摘 要】学业评价是基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评价。作为评价主体的学生,对照双向细目表所输出的聚类数据,通过自主查漏补缺,完成校本研制的学习自评表,借助教师和家长的补充评价与互动交流,逐步形成合理的自我认识,明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为学业改进和后续发展找到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学业评价;学习自评表;自我认识;发展;学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2-0017-02

【作者简介】王辉,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南京,210036)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一、学业测评的现状调查

学业测评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有诊断、检测和评价作用,还有一个根本性的作用,是导向与激励。

对学校来说,考试只是学业测评的一种手段,导向与激励才是目的,但手段与目的并不是直通车,需要有座桥梁来引渡。这座桥梁是什么?那就是科学有效的测试结果分析。实事求是地说,在目前的许多测试中,结果分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时候是感性多于理性,笼统多于具体,结果多于过程,粗放多于细致。究其因,是缺少一个有力的抓手。教师、学生和家长只关注那些醒目的数据,而忽视了数据背后的与知识点和技能相关的重要信息。

现实中不少学校的评估活动忽视教育的人文价值,在许多情况下对于人的全面的、具有个性的丰富多彩的发展需求视而不见,对于人格、尊严、个性、情感、态度、兴趣、价值观任意摆布,对于人生的体验、人性的张扬和生命的意义则难以顾及。冷冰冰的数字、分数、名次变成虚拟的能力和水平;外显的行为表现替代了丰富的精神世界;设施设备的多寡优劣等同于物化的发展努力;教育价值的评判标准被简化为单一的多寡、优劣、好坏和对错。[1]

二、自我认识的形成路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可见,自我认识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正确地认识自己,有助于学生明己所长,知己所短,同时准确地设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努力目标,挖掘自身潜能,提高自身素质,进而塑造一个发展中的自我。相反,如果一个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看不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甚至觉得自己处处都不如别人,他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和学习动力。同理,如果一个学生过高地估计自己,骄傲自大、盲目乐观,那也会导致他学习上的失误。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不能正确评价和认识自我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尤其是消极型的学生,就会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斥,形成“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会时常有挫折感,这将不利于其今后的人生发展。

中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是校园和家庭,其合理自我认识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

1.在自评中认识自我。在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学习结果等方面与同伴做横向比较,与自己的过去做纵向比较,相对找准自己的位置。这种比较虽然带有主观色彩,却是认识自我的最重要的途径。

2.在他人评价中认识自我。人人都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学生也是如此。学生通常会通过老师、同学和家长对他的评价形成自我认识。相对于自评,他评颇具客观性。如果自评与他评颇为相近,则会让学生更加自信;如果他评与自评相差较大,则需要在自我认识上做出及时调整。

3.在生活历练中认识自我。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一次次成败中,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逐步认清自己,做出选择和调整,适应和改变生活。

三、校本化的学业评价实践

双向细目表是学业评价的重要测量工具。教师命题时,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考试目标,确定测试内容和具体方案,以图表形式,详细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将我校作为学业测评的实验学校,基于双向细目表导出的聚类数据,就学生在知识点与技能方面进行校本化的学业分析,针对性强,对师生找寻和挖掘学业测评中的真问题颇有实效。

下面以我校研制的双向细目表,依托中国测评网所生成的一组数据来进行说明。

杨同学是我校七年级的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她某次语文学科测试中对应知识点的得分情况(题目分值、学生得分、班级均分和年级均分)见下表。

综观分析,该表将测试项目聚类为23个知识点(上表为片段),通过比较,我们很快就能明了杨同学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她在这一阶段学习中的长处与弱项。如,她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阅读能力一般,特别是作文方面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当杨同学看到这张表时,豁然开朗,她这样对老师说:“老师,我知道下一步该对文本理解和作文训练进行强化了!”

是的,在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后,我们感觉到,30分有30分的长处,90分有90分的不足。基于双向细目表,做聚类数据分析,学生找到了现存的问题,其后续努力的方向也比较明确,久而久之,他就会形成合理的自我认识。

在对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分析过程中,为了使学业测评价值最大化,我们互动式地会同学生及其家长对数据再做分析,对知识点的得、失分进行归因分析,根据校情和学情设计了学生学习自评表。设置这张表格的目的,旨在帮助学生在知道不足之后做自我分析,明了下一步该如何努力。我们在整体分析、失分原因及改进措施、赶超目标、教师指点、家长寄语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经过两个学期的评价实践,效果不错。见下表。

宁海中学分校学生学习自评表(样本)

备注:(得、失分归因分析的相关参考因素)

1.学习态度:对学习价值的认识(重要与不重要);对学习情感的呈现(喜欢与厌恶);对学习行为的表现(积极与消极)。

2.学习习惯:计划习惯,专注习惯,效率习惯,思考习惯,善问习惯,等等。

3.学习方法:统筹方法,学思结合方法,效益优先方法,循序渐进方法,等等。

4.学习环节:预习、听课、发言、作业、复习等等。

我们设计这样的备注,是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自我认识上找到一个坐标,有了坐标之后,学生会理性地去做归因分析,这是促使其形成合理自我认识的关键一步。

四、收获与启示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国家视导员袁益民指出,“教育评估要更加注重以学习性投入和就读体验为重要内容,关注实际学习过程,改进教学管理,强化对学生的学业支持和指导服务,提高学生对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的满意度,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广泛开展学生学业投入的学情调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和师生的满意度,按照评估调查的结果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案”[2]。

一年多来,我们以学业检测为契机,以双向细目表的研发及其聚类数据的分析为切入点,在学业评价上取得了实效性进展。

上面提到的杨同学,由于她合理认识了自己,明确了努力方向,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不久便出现了转机,在语文期末测评中,她的作文已达到23分,不断的进步,让她对未来的学习信心十足。

总的说来,基于双向细目表数据分析的学业评价,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地查漏补缺,知道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借助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评价,以及彼此之间有意义的互动交流,提高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找到适合自身学业发展的方法或策略,扩大内驱力,通过质疑、“微课”与“慕课”等多渠道的辅助学习,不断超越自我,促进学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益民.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文绩效观引领学校评估实践(下)[J].中小学管理,2005(05):41-43.

[2]袁益民.教育评估改革:以学校为主体,以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为导向[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4.

猜你喜欢

学业评价学业发展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区域发展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高校课程考试模式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目标的错位
产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探索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