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预学单推动有效课堂

2015-07-13林敏江苏省睢宁县实验小学221200

学周刊 2015年36期
关键词:预学学困生课文

林敏(江苏省睢宁县实验小学221200)

巧用预学单推动有效课堂

林敏(江苏省睢宁县实验小学221200)

传统课堂,师生在知识面前是极其不平等的。教师课前精心备课、有备而来,而学生却没有丝毫准备就被动地聆听教师讲授。而理想的课堂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只有学生做到有备而来才能在课堂上绽放生命的绚丽,这样的课堂才是平等的课堂,学习才有效果。很多教师就利用“预学单”创设了学前阵地,引领学生课前做足预习准备,笔者也在实践摸索中体会到预学单的使用对有效课堂的构建起到一定的促进性。

一、更好指导预习

我在教学新课文前,都会根据具体课文选择以下几个环节设计第一课时预学单:标一标易读错的字词;写一写难写的生字;说一说理解的词语;读一读难读的段落;抄一抄精彩的段落;疏一疏文章的脉络;提一提自己的疑问等。这几个环节就是围绕着学生预习顺序而设计的,由字及词到义再到朗读课文、梳理脉络、提出质疑。这预习顺序在学生做过一两次训练之后就可以熟知,在教师的督促指导下,学生会养成有效预习的习惯。

在设计第二课时预学单时,我把环节的重心放在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上。如《月光启蒙》一课的难点是理解课题为什么叫“月光启蒙”。为了在课堂上好突破难点,我在预学单上设计了这样两题:1.学唱歌曲《有你的地方是天堂》。2.摘抄课文中描写母亲和月光的句子,并有感情地读一读。希望学生在做这两题时,能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母亲和月光之间的相似处,提前进行思考,从而易于在课堂上突破难点。

二、更多了解学情

为了寻找学生的困惑和疑难点,去触摸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我在第一课时作业后设计这样的问题:学完第一课时后你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你不理解课文中的哪些词语呢?从一张张预学单中筛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取到学生的信息,从而整理出第二课时小组自主先学的主问题来。

要想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元认知,找到他们的生长点,还应积极地鼓励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其学习、思考的结果,使学生的思维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如智慧类故事,不妨让学生预习后,用生动的语言讲给身边的人听;诗词类的文章,不妨让学生自找曲目,自己学唱,有时不用教师说,学生已能娴熟地唱出,上起课来自然轻松无比;而故事性较强、情节丰富的课文让学生在课前模仿角色,让他们自编自演。学生为了演好角色,就会想方设法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主人公特定的背景、揣摩人物的语言、模仿人物的动作、感受人物的内心……通过预学单,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反思的时空,为教师提供了解学生发展进程的更多途径,从而更好地了解学情,把控教学。

三、调动参与程度

第一课时“写一写难写的字”这一环节就是了解一下学生写不好哪些生字,以便重点指导。在第一课时写字中,写不好的同学当然听得格外认真。教师也要在写字这个环节格外关注他们,亲自下位及时指导,多展示,多表扬,课堂的参与度就是这样提高的。

另外,灵活多样、趣味性强的预学单也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情绪,如口头的、书面的、绘图的、表演的,会让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更活跃,乐于思考,从而接受并喜欢上预学单。在完成的过程中,预学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沟通交流、表达能力;从而转变学习方式,释放潜能,收获信心,体验成功,完成自我的建构。

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还在于及时评价,预学单是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又组织同桌互评,家长参评。改变以往的“优、良、中、差”一棒子打死的等级制,可以采用星级制:完全正确可以得到3颗星,错1—2题可以得到2颗星,错2题以上可以得到1颗星。特别对于学困生在预学单上有进步的,教师可以在作业本上写上肯定的评语。这样不仅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切实有效地让预习成为课堂的基石。

四、增强竞赛意识

小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他们喜欢脱颖而出。教师可在课堂中相机采用小组竞赛这种方式。如赛一赛“谁发现的问题最多?”“谁能提出不同的观点?”“比一比谁的笔记记得最好?”“哪一组解法最多?”等,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同桌互比,也可全班竞赛,这样让学生在平等交流中,思维得到碰撞,从而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独立的群体。小组合作学习成效如何就取决于成员自身的努力,如:举行班级预学单展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作业,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可以利用班级的板报定期评出优秀学生的作业,作业有进步的,还可以利用班队会对这些学生进行表扬,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经验。

五、更快培优补差

俗话说,十根手指头伸出来总有长短。况且每个班级都有几十名学生,如果统一要求来设计预学单就会出现学困生“够不着”,优生“吃不饱”的现象。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层次地设计预学单。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别差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确保“优等生吃得精,中等生、后进生吃得好、吃得饱”;既要注重基础巩固(字词、优美句子),又要有适当的提高拓展(篇章大意、段落层次、仿写句子、读后感想)。当学困生遇到困难,疑惑时,由优等生“一帮一”负责教授。这样一来,优等生可以巩固知识,而学困生能轻快地进步。正是开展了“一帮一”教授制,班内一大批学困生渐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重拾自信心,再次萌发对学习的兴趣。

预学单就是这样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的,以先做后学等形式,对新知有了初步感受和一定理解,从而更有目的地进行课堂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预学单创设了良好的自主预习氛围,教给学生不同的预习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活动空间,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而将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总之,预学单成为课堂增效的“酵母”,提高了课堂有效性。

(责编金东)

猜你喜欢

预学学困生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目标导向的高中英语课前预学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