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伸开双臂 拥抱每朵小花

2015-07-07韩雪莲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王旭小朋友家长

韩雪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115-02

一、背景研究

如果说幼儿教育是高楼大厦的第一级台阶,那么辛勤的幼儿教师们就是这一级台阶的坚实的基石。从事幼儿教育十几年来,我越来越感到惶恐:孩子们的个性越来越强,幼儿教师们面临的挑战也相应的就越来越严峻。他们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还要掌握更多的教育技能技巧,想出更多更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二、课堂案例

去年我班有个幼儿叫王旭,刚刚入学时,情绪非常低落,每天早上又哭又闹着不进教室,凭多年的教育经验我知道这样的幼儿不是特别胆小怯懦就是非常大胆淘气,很难管理。果然一开始他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动不动,几天后则发生了180度大转弯,课上大喊大叫,随意到处走动,乱丢垃圾,捅逗拧打其他小朋友,搞得全班都好像在看他演出,再没有人听教师讲课,真让我头痛。但是作为教师我知道我不能逃避,必须正视现实,我要改变他。

三、案例分析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知道这样的幼儿一定有着特殊的生长环境。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先找到他的妈妈谈话,希望能深入详细的了解一下他的情况,然后再寻找对策。他的妈妈一看见我眼泪就掉了下来,原来,他的父母都没有正式工作,靠每天辛辛苦苦打零工养家糊口,所以每天早出晚归,教育孩子的任务就落到了奶奶一个人身上。老辈人疼孙子是一点儿不掺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娇生惯养,无一点约束,对父母也是没有一丝敬意。

看着这位家长失神的目光,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作为教师我们也许只做他们一年的老师,而父母是要照顾他们、跟随他们一辈子啊!孩子被别人称为“神经病”他们的心里该是多么的焦急啊!于是,我和王旭的妈妈谈了很长时间,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四、采取措施

我首先设法接近他,消除他的紧张情绪,拉近和他的关系。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喜欢跑步。这对作为体育教师的我来说还不好办吗?到了课间活动时间或自由活动时间,我就有意地安排他做一些事情:王旭,去告诉那几个小朋友不要扬沙土;王旭,去帮老师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王旭,帮老师把录音机放进教室……等等,使他既得到了运动,发挥了特长,又渗透了多方面的常规教育、德育教育,并提示他多参加小朋友的活动,与大家和睦相处。通过多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我的话他言听计从,但他在纪律方面并无多大改善。

我教他遵守纪律,他答应的很痛快,但转眼就忘了,依然故我;我告诉他团结同学,没超过几分钟他就又和其他小朋友打起来了。我知道他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是自制能力太差,有时管不住自己。所以我就针对他的这种情况,想出了一个小游戏:“我是机器人。”课间活动时我随时走到他面前,说“我是机器人”,王旭就要保持他刚刚的姿势等我数上四十秒,并要看着我的眼睛,如果他能坚持,我就送他一件小礼物,如牛奶糖,小贴画等。这个游戏让我们乐此不疲,数字被我数得越来越慢,他坚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看着他那严肃的表情有时我不禁偷笑,多可爱的孩子呀!有意注意时间越来越长,课上听讲方面就有了长足进步,自制力也渐渐提高了。

五、案例反思

1.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形成家校共育优良氛围

对孩子在家庭中的道德行为进行反思,触类旁通产生更多的教育策略,就能更好的指导家长,这些教育实例同时也成为家长学校反思的教材。对家长进行实践性和针对性的指导,告诉他们溺爱即是害,教育孩子要循序渐进,从小事做起。互动对话的过程中,我发现家长的教育意识增强了,他们已经明白了自己家教中的遗漏,和教师的关系改善了,也更支持教师的工作了。实践证明,要提高德育实效必须得到家庭的支持,如果学校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而家长不注意正确的引导,孩子就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也会撤消学校教育的效力,甚至会产生负面效应。

2.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要求老师必需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形成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王旭比较特殊,主要来自家庭的溺爱使他养成了为所欲为的习惯,是非标准薄弱,缺乏集体意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他喜欢运动,就让他动;他是非观念薄弱就让他去纠正别人的错误,从而知道什么是对的,树立正确的行为标准;设计针对他的小游戏,有意识地培养他的有意注意力;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奖励他喜欢的小礼物,使他获得成就感,强化正确行为……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了缺点,学会了关爱别人。

3.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凡事贵在坚持,特别是对于孩子某种不良习惯或性格的纠正,就更不能操之过急。所以老师与家长应该做好心理上的长期准备,达成共识,坚持不懈,设阶梯、小密度,逐步提高要求。我先制定出第一步先做到在课上坐在座位上不倒处乱走,第二步不打人,第三步……计划征得家长的同意、支持后再行动。当孩子取得了小进步,家长兴致较高时,就通个电话简单讲明下一步计划,提醒家长不可放松,以防孩子出现反复。当孩子出现突发事件,我就讲明事发原因和处理意见,并劝孩子的父母双方统一意见,心平气和的处理事情,坚持家庭之内、家校之间唱一个调。一段时间过后,我就主动与孩子的父母联系,总结孩子近期表现,找出闪光点,予以引导、鼓励、探索新方法。

通过一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王旭同学已经由“捣蛋鬼”转变为好学生,顺利地升上一年级,还当上了小组长,成了老师的小助手!愿我们都能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自己的学生,捧起热爱之情,使每一朵小花都能沐浴在师长的关爱之中。

猜你喜欢

王旭小朋友家长
Collision site effect on the radiation dynamics of cytosine induced by proton
Plasmonic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ded graphene-coated wedge porous silicon nanowires with Ag partition*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陪伴
中国路
找茬儿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