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师生文本阅读提升历史有效教学

2015-07-07蔡梦玉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师生有效性文本

蔡梦玉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78-02

要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正如历史教育学家赵亚夫说的“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教师有怎样的学科教育观念,其次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水准”。无论是学科教育观念还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水准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师文本阅读。通过阅读促进专业提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文本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教师文本阅读促进专业成长,打造有效教学

1.有利于丰富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建构问题情境

首先,教师通过文本阅读,拓宽教师视野,增加史料储备,对于教学问题“有备而来”,解决问题自然游刃有余,教学的智慧、思维的火花随时迸发,教学的生成也自然水到渠成。想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无疑首先要提升教师的含金量,而这不通过大量的有效的文本阅读是无法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三个牢固树立”中提到“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教师只有保持终生学习与阅读的习惯,并且在阅读中善于联系教学,才能既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阅读与思考是教学的“活水”,能够源源不断的为教学创造提供养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总之,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储备与提升过程。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要不断反思所教的知识理解水平和教的程度,不断的阅读、思考和写作,从而达到知识融会贯通境界。

作为历史教师,文本阅读一方面是自身成长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服务教学,服务学生。因此在文本阅读中要充分考虑教学问题,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为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同时吸引学习注意力与提高学生兴趣,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有利于形成多元视角,促进课堂生成

高中历史许多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只是学习的程度不同,如果单纯地从背景、过程、影响程序化地教学,学生尽管知道知识掌握不到位,但他们从心理上排斥老调重弹。那么怎样让熟悉的内容新颖化呢?这要从历史的丰富性和思辨性入手。正如历史教育家赵亚夫所说“就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而言,历史教学理应引入史料,并使其意义化(不仅要去伪存真,还要有学的价值)、理性化(不仅要投入情感,还必须掺加理智)和内化(不仅要生动有趣,还需要渗透反思),不能只教教科书”。史料的丰富是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必备条件,而这离不开教师文本阅读。教师在文本阅读基础上,对材料知识整合重组,补充教材知识局限的弊端,利用多媒体扩大学生视野,而且可以催生教学智慧,促进课堂生成。历史教育不是对历史知识的简单记忆和运用,而是“明智”,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提升人文素养。

总之,历史有效教学“对历史教师而言,多读书、多思考乃至多跑路或许是最佳的途径”。由此可见大量的文本阅读对历史教师提高有效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生文本阅读提升素质,推动有效学习

1.自主探究阅读,构筑知识体系

学生文本阅读最多的是教材。教材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载体,应予以充分重视。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做到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鼓励学生质疑与设问,并在阅读中及时标注,独立思考或集体讨论解决。其次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形成阅读氛围。再次教会学生自主学习阅读的好方法,让学生学会略读与精读的结合,中心句与中心词的判读,史论与史料的关系,培养用不同的符号划出重点与要点的习惯。最后在此基础上学生形成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与诠释,并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对话及作业练习,达到有效学习的效果。

2.经典阅读,提高解读信息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求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扩大阅读的范围,不能局限于教材与教辅文本阅读,适当增加历史经典课外阅读。学生阅读不仅可以扩大他们知识面,提高眼界,而且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解读、分析、综合、论证等能力,推动历史学习的有效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通过兴趣组、书谈会等形式,同学相互介绍读书心得体会,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文本阅读,如在课堂上介绍有争议的史学观点,介绍经典名著,引导学生思考与探寻,适时推荐好书让他们心神向往,这样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学会独立思考,“内化”历史,使历史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真正实现学习的有效性。通过师生互动的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自然而然达成。

真正的历史有效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学会应该学会的历史知识,在目前高考的压力下取得满意的历史成绩,而且也具备一定的历史素养和历史自学的能力。这也是新课程背景下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的确,脱离了师生的文本阅读,要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无疑是纸上谈兵,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总之,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文本阅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也离不开文本阅读。师生在文本阅读中共同成长,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实现历史有效教学。

猜你喜欢

师生有效性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