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乡村小学语文创新教育

2015-07-07宋秀霞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意识思维语文

宋秀霞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60-02

创新教育是以人的创造欲为前提,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启迪和开发人的创新思维,完善人的创新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那么如何把这些教育目的渗入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来呢?这就成了我们现在所有教师需要面对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将以小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落花生》的实际教学设计,以及我在教学中的切身经验为例,简要分析一下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深入贯彻创新教育精神落实创新教育的目的。

一、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意识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理念。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力。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激发创新激情。而为了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我在教学中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的。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创新的主要前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应该以课堂上普通一员的身份,与学生和平相处,尊重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信任和鼓励他们的主动参与,从而主持并营造出一种宽松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独特的心理特征:富有创造力的人对于客观事物中存在的明显失常、矛盾和不平衡现象容易产生强烈的兴趣,他们对事物的感受性特别强,能抓住为常人漠视的问题,能认识和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和观点。这种心理特征反映在小学生身上,往往表现为“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钻研精神,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的独立意识,敢于质问、甚至唱反调的否定精神。再加上小学生独特的年龄阶段造成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的特点。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就要掌握大的方向,以免课堂被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引入歧途,同时也要注意不能伤害这些具有否定精神的学生。

2.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基础。激发学生兴趣关键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建构主义的理论角度说,就是要利用好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搭建起一种建立在他所熟知的生活背景下的开放式的课文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方面,农村教育受基础设施的限制是很明显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简单的教育设施中寻求更多的教育手段,例如,一个独特的问题、一张自制的卡片、一块小黑板等等。

二、灵活运用教学技巧,启迪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与独特性的思维方式。在理解和表达问题时,要求有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真实情感以及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人云亦云。在思考问题时,要做到思路开阔,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开发语文学科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凭借课文、紧扣语言、展开想象、推动联想,最终实现创新思维的训练与强化。

1.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的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开拓性思维方式。它是求同思维的发展,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多角度多方向思考,特别注重巧设问题,引发思考和争议,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创造力。

2.鼓励质疑,培养多向思维能力。怀疑,往往是创新的开始。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发问家。对儿童而言,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问号构成的,所以他们的问题很多,有时候甚至是很怪。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问题却变得越来越少,很多孩子甚至最后不会问问题,提不出问题来,这跟我们的教育方式是分不开的。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对于孩子的很多看似荒诞不经的问题,教师常常采取的方式是不予理睬,甚至呵斥制止。这样时间长了后,孩子的质疑问难的精神就会被窒息掉。所以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另一方面,要保持学生始终有一种比较强的问题意识。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套正确的应对发问的策略: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发表的意见,教师应该冷静地对待和思考,特别是对于那些跟教科书、跟老师设定的不一致的意见,教师更应该慎重地给予解答,在不明确的情况下,最好延迟做出判断。而不能像我们现在所形成的习惯那样,教师马上要给与反馈,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习惯性的、条件反射式的给予否定,使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总之,小学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对学习方式指导和对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使他们成为不但具有深厚的语言文字的交际功底,而且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的社会的人。这才是我们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猜你喜欢

意识思维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