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阅读技能迁移的本质探讨

2015-06-30朱方杰

长江丛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被试者二语建构

朱方杰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济南 250000)

一、引言

作为二语学习中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语言迁移对二语学习的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鉴于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证明在二语学习中,阅读理解技能也从一语迁移到了二语。语言阈值假设(Alderson,1984)是阅读迁移研究中颇为流行的理论,此理论以及一系列实证研究都证实了一语阅读技能在二语阅读中会发生迁移。

在研究中作者首先提出了研究假设,即二语阅读技能的迁移与心理表征结构的建构紧密相关。心理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信息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作者引用了Gernsbacher的结构建构理论(1990)。该理论认为理解的目标是对正在被理解的信息建立一个连贯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认知机制在起作用,即强化(enhancement)和抑制(suppression),理解能力强的人能强化相关信息并且有效抑制住新信息中不相关的信息,进而建立有效的心理结构;反之,理解能力差的人则不能有效抑制相关信息,从而殃及理解。

那么回到文章的研究问题,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二语阅读技能发生了迁移,根据结构建构理论,心理表征建构在迁移中起了重要作用,这意味着什么呢?又该如何衡量读者的结构建构能力呢?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凯瑟琳·沃尔特以部分法国一小镇上的初高中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设计。这些被试者是经过层层专业测试筛选出来的,其母语均只是法语,英语是作为一门外语学习的语言。同时,按照英语水平的不同,又将被试者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

(二)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表格显示,无论是一语还是二语,无论是近距离测试还是远距离测试,高水平组的成绩都高于低水平组;同时,两组英法的远距离测试差异要大于近距离测试。随后作者利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语言,组别,距离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高低水平组一语中的互指成分测试成绩都很高,结果显示这与被试者在一语中能够建立有效地心理结构相吻合。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通过图表可以清晰地看到,低水平组二语远距离测试成绩明显低于一语成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低水平组被试者有效建构一语的心理表征能力未能成功迁移到二语中;而高水平组则得到了成功迁移。

综上所述,互指成分测试表明被试者在一语阅读中都能有效地建构心理表征结构,但在二语阅读中,高低水平组心理表征建构能力有显著差别。二语心理表征迁移能力强的读者更能做好于都理解。

三、结论

通过研究设计,我们发现二语阅读技能与心理表征建构能力紧密相关。相关分析进一步显示,心理表征建构能力迁移成功者,更能在二语阅读中取得好成绩。这就意味着二语阅读技能迁移的本质是心理表征建构能力的迁移。

需要指出的是,凯瑟琳·沃尔特的研究也存在一些未来急待验证的问题。比如说,互指成分测试是否能全面地代表读者的实际阅读能力?另外,本文的研究只是拘泥于英法印欧语系,如果扩大研究者的阅读背景,把更多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这都需要进一步的论证。

总体来说,凯瑟琳·沃尔特的阅读技能迁移假设研究成功揭示了二语阅读技能迁移的本质,这无疑使二语阅读技能的迁移迈上一个新台阶。此外,此研究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教学意义。掌握了二语阅读技能迁移的本质就能解释二语阅读技能差异的来源,进而为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1]Catherine Walter.Transfer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lls to L2 is Linked to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Text[J],Applied Linguistics,2004,(3):315-339.

[2]吴诗玉,王同顺.结构建构框架下的外语阅读技能迁移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8(2):122-128.

猜你喜欢

被试者二语建构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德西效应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德西效应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儿童花生过敏治疗取得突破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