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街村“集体主义发展模式”不宜推广

2015-03-11吴雨丹彭杨杨林燕赖

长江丛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集体主义发展模式

吴雨丹彭 杨杨林燕赖 明

(1.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 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沈阳 110034)

南街村“集体主义发展模式”不宜推广

吴雨丹1彭 杨2杨林燕1赖 明2

(1.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 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沈阳 110034)

【摘 要】在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人民公社的发展浪潮中,南街村却继续选择了比人民公社更高度集中的“集体主义”发展模式,并且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南街村的发展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思考。然而,本文通过对南街村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全面分析,发现南街村的“集体主义”发展模式虽然的确给南街人带来了福利,但是它的特殊性,在全国极具典型性的特点,使得它的发展不可复制,并不具备普遍意义上的推广性。

【关键词】南街村 集体主义 发展模式 不宜推广

一、南街村集体主义体制分析

(一)南街村集体主义体制的形成

南街村的集体主义体制形成于1981—200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基本都结束了合作社式的组织形式,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括南街村。然而解散集体制后的村民们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善,甚至为响应家庭联产承包制而于1981年承包给村里“能人”的村企也每况愈下,搞得村民怨声载道。于是1984年,以王宏斌为首的党支部决定收回村企,变成集体承包,由党支部代为管理和经营。从此,南街村在全国一片私有化浪潮中,重新走上了集体主义的发展道路,并逐步形成了极具南街特色的“高度政治化和集体化”的集体主义体制。

(二)南街村集体主义体制对其经济发展的作用

(1)巨额贷款的申请

推动南街村经济腾飞的巨额贷款的成功申请跟南街村的集体主义体制所带来的政策倾斜是密不可分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冯仕政教授以南街村为案例,研究国家政治文化变化与农村社区制度选择的研究成果也说明,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南街村被树成了“典型”。于是这个全国的集体主义的典型、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典型,这个“集体”旗号下的南街村成为了一种有力的政治符号。尤其当领导人参观过南街村并给予高度肯定之后,这种符号的意义更深刻了。因此尽管作为一个村子,南街村当时申请动辄千万的贷款不难。

(2)凝聚人心

首先,南街体制兑现了村民的福利,让南街人得到了实际的利益。这是让他们拥护南街体制并且凝聚起来积极投身到南街村经济建设中去的重要保障。对老百姓来说,相对比那些天高皇帝远的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等这些伤脑筋的大问题,生活本身才是最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所以,只要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生活上的改善,和一个美好未来的希望就足够了。

其次,南街体制下的文化制度和文化氛围更是为其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部分劳动力(指南街村自己)埋下了思想上的种子。让他们坚定地把自己当成“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建设者而乐于接受“工资+供给”的分配方式,让他们欣然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这既部分解决了村企劳动力的问题,又解决了南街人的就业问题。

可见南街村的集体主义发展模式的成果与他的特殊性、典型性密不可分,二者相得益彰。

二、南街村经济“盛世”的真相

(一)南街村企业状况

(1)规模及产品结构

河南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是南街村经济上的“顶梁柱”,包括了方便食品公司、食品饮料公司、南街村药业集团等一系列南街村集团下属公司,资产总额达279186万元。企业主要是以粮食的深加工为主导生产方向,并涉及生产酒类、食品、饮料、药品等轻工业制成品,部分产品远销蒙、朝、俄、韩、日等国。

(2)科研设备的研发

在科技的研究方面,南街村十分重视并且在下属的企业分别设立有面粉研究所、调味料研究所、化工研究所等,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有462人;机器设备方面,有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各种先进检测仪器设备和中试设备,能对新开发的各种产品进行检验、检测、分析;投入方面,每年的科研经费投入占总销售收入的3%,并且每年按计划预拨科研经费,以保证研究开发的顺利进行。

(3)南街企业管理以及企业利税

南街村集团创造性地推行“目标计划管理”、“整体优化现场管理”等一系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以内部管理架构整合、市场营销架构整合、品牌形象架构整合为主要内容的“三个整合”为契机,使公司逐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运行机制。

根据南街村人自己编的书(理想之光)记载:

1979年企业“两炉一组”,集体积累负三千元。

1991年,村办企业22个,年产值1.02亿元,利税880万元。

1994年,村办企业26个,年产值8.02亿元,利税6060万元,公共积累4.6亿元。

南街村就是用这样的管理和实际成就打退经济“倒退”的质疑。

(二)南街村的经济

(1)南街村的生产总值

南街村的经济腾飞来源于逐渐增长的总产值,从表一来看,从1990年到1994,南街村的总产值增长速度非比寻常,从1990年的4700万元到1991年成为“亿元村”再到1994年8个亿的产值,在原来基础上已经翻了好几番,这段时期的南街可谓“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2007年-2014年的产值也在持续增长,除08年降低外其余年份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依旧呈现增长趋势,南街腾飞经济状况看来确实有所依据。

表1 南街村1990-2014间9个年头产值与利税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南街村报2015年第907期、2014年第854期、2009年第603期、2008年第553期、2012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南街村2013年工作会议隆重召开》;1990-1994数据来源于冯仕政《国家、市场与制度变迁:1981~2000年南街村的集体化与政治化》

那么南街村是怎么在这么短短几年卓荦不群一跃成为亿元村的呢?据王宏斌回忆说:由于当时抓住了信贷资金,发展了集体经济,我们南街才有今天的繁荣。原来,南街迅速繁荣得力于有银行贷款的作用,“我想同志们要有心把村办企业发展起来,必须得破除小农意识,不要怕贷款”这是王宏斌在号召领导班子不要怕贷款,那么1990-1994南街村贷款情况如何呢?请看表2:

表2 南街村1990-1994银行贷款状况单位(万元)

从表2可以看出,南街村银行贷款从1990的250万元猛增到1994年的3.1亿元猛增了124倍,而从产值方面来看,1990-1994总产值只增长了17倍,南街的总产值与银行贷款趋势几乎一致,贷款翻一番,产值也翻一番由此可见,南街村涌入大量的巨额银行贷款拉动了南街经济上的增长,但这种增长的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背负着巨额的债务的南街贷款模式能否长远?

(2)南街村的经济效益

收到来自银行的巨额贷款,南街村自然是狂风骤雨般的进行建设投资等,但是经济上的实质效益如何呢?南街村的经济效益实际上是不如全国平均水平,而大量的资本注入让南街经济也是效率低下,未被有效合理利用的资金造成“南街腾飞假象”。原因南街企业管理模式以及投资建设方面的浪费,盖人才大楼花了800万,却没有人才;开发永动机项目被骗走1个多亿;盖城墙,城门要用掉5000万,资金不到位,长期不能完工。管理不善,利润低下,大量贷款,让南街风雨飘摇,在2008年之时,南街在几家贷款加上之前欠款一共是17亿,负债率63%,而此时的南街总资产是26亿,并不存在资不抵债的问题,南街逐步度过了艰难时期,但这种借用巨额外债发展的模式的确不适推广。

(3)南街村经济增长与全国的联系

南街村的发展是否与全国的经济增长有关呢?下面来看一组数据:

表3 全国1990-2014间9个年头产值单位(亿元)

由表3可见,南街村1990-1994,2007-2014产值增长趋势大致与全国同年份增长趋势一致,从1990-1004的经济增长极快到2012-2014的放缓趋势来看,南街经济好似全国经济增长趋势的缩影,特别在2007-2008两年里,由于受到2008年经融危机波及,国内经济受到一定的影响,增长减缓,但南街村再次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突出反映南街经济与全国经济相关,在全国经济受损的情况下并不能“一枝独秀”。

2008年金融危机,我国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银行准备金下调,向银行贷款更容易,内需扩大,并且受危机波及大多为沿海出口、加工贸易等企业,从全国整体增长来看,受损不大,然而南街却在08年出现负增长,由此可排除贷款不济原因以及危机波及因素,而更可能是经营及管理造成的损失。

(4)南街村的劳动力与资本

南街村1.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原只有3400村民,然而南街村集团特别是早期的面粉厂以及砖瓦厂建起之后,邻村的劳动力开始向南街村聚集,南街村集团形成后,大量周边村庄的劳力进入南街后形成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南街村集团便拥有了这种生产要素。流入南街村的劳动力素质不高,但却从事大多一线工作,还得不到南街村民所享有的占收入大部分的福利,南街村民则担任工资较高或者较为清闲的工作。由于大多劳力都为见习劳动力(见冯仕政《国家、市场与制度变迁:1981~2000年南街村的集体化与政治化》),素质不高,流动性强,价格低廉,所以每年南街村要流失掉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这样的劳动力,但是农村地区庞大的见习劳动力市场源源不断支撑了南街劳动力与工资结构,南街即得到了大量劳动力,又节省了成本。南街吸收了周边农村的劳动力,不仅没有带动整片地区的共同繁荣,反而让邻村日渐枯萎,形成南街卓荦不群的现象,成为河南临颍县的支柱,并且南街闻名世界,影响巨大,得到政府大力支助与政策倾斜使南街贷款更简单更方便,提供了南街的资本要素。

就普通生产函数而言Q=f(L,K,N,E)Q为产量、L是投入的劳动、K指资本、N是土地、E指企业家才能。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以一般的简化为,Q=f(L、K),南街村由大量的银行贷款流入为其提供了资本,大量的见习劳动力投入其中,两种巨大生产要素因此促成了"南街盛世",然而,能够同时得到政策倾斜资助并拥有借贷数量之巨和价格低廉巨大的劳动力仅在南街存在,难以复制。

三、南街村红色文化分析

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集体主义发展模式的南街村选择了以毛泽东思想为主题的红色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文明载体,南街村的红色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承袭人民公社特征

南街村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承袭了人民公社特征,最明显的表现是,在组织上高度统一和文化灌输,充分体现了政治的强制性和统一性。村里一旦有什么精神需要传达,其组织系统就会被迅速地调动起来,首先按照性质不同迅速在“三大班子”中的有关组织形成决议。接着再由党委拍板,然后召开党员基层干部会议,第二天会议精神就会及时传达到各企业班组和居民宅区。在南街村处处可见富有感召力的“红色”建筑、标语和口号,还开展大学毛主席著作、大学雷锋、大唱革命歌剧“三大活动”等,南街村在方方面面让人们感受着其浓厚的政治空气和强烈的政治氛围。南街村的这种文化灌输本身就是一个政治过程。

(二)选择把“红色文化”作为精神文明载体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已成为南街村的文化特色。多年来,南街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坚持用红色思想武装人,通过红色精神激励干职群,用红色文化推动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因此,南街村形成了在教育、政治、经济等方面选择把“红色文化”作为精神文明载体的文化特点。

(三)坚持对毛泽东思想的崇高信仰

南街村有其独特的文化信仰,它信仰毛泽东思想。正是这种崇高的信仰使南街人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也正是在对毛泽东思想的信仰基础上,南街人确立了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理想。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包含道德,而信仰作为道德调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促进道德有效的重要因素。因而,信仰同经济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

南街村的文化极具特殊性。南街村的方方面面都体现了对“红色文化”的继承和运用,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信仰。然而也就是在这样的绝对弘扬和渗透中,忽视了对其他文化的学习与借鉴。

四、结论

南街村寻求人民的生活得到整体上的改善的出发点和建立“共产主义小社区”的政治理想固然值得肯定。但是,南街村这种过分强调红色文化的集体主义体制只有在特定历史转折时期承袭发展至今的南街村可以继续如此。在人民思想观念日渐多元、文化观念大多处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下的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南街村这种过于集中化和政治化,并且带来的一系列良好效应的集体主义体制对于中国乡村的发展,过于典型和特殊,并不具备普遍的推广性。

因此,无论是对于当下中国乡村的发展目标还是途径手段来说,河南的“红色亿元村”——南街村注定只是不可复制的唯一,绝不是可以临摹的样本。

参考文献:

[1]刘倩.以革命的名义:南街社会的文化特征[J].江苏社会科学,2001(04).

[2]杨通进.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2).

[3]冯仕政.国家、市场与制度变迁——1981-2000年南街村的集体化与政治化[J].社会学研究,2007(2).

基金项目:本文系省级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410166000009)结题论文。

猜你喜欢

集体主义发展模式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以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你家苹果打药,邻家小麦生病”——西农博士谈农业生产环节的“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的原则是大学生ぴ谥耙倒婊中的重要原则
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出发建构共同体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