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2015-06-26杨辛

中国经贸 2015年5期
关键词:防范对策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杨辛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建筑施工企业在这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对我国施工企业财务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关防范对策。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引言

建筑业属于国民经济的第二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施工企业属于能源和资金密集型企业,这意味着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面临着比一般企业更大的财务风险和压力,其中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压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及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等因素都会企业财务风险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如果把握不好,势必会增强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施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当前施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1.施工企业需要应对内部外部双重环境压力

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施工企业需要承受自然环境带来的经营风险,施工现场的地质结构、气候环境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因素,虽然施工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自然环境进行监测,但是这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轻则耽误生产造成工期延误,重则将会对施工现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而且施工企业还需要应对包括政治、经济在内的宏观环境因素,由于企业外部经济经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国家对于施工企业的政策也在进行不断的调整,这些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会对企业生产和经营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把握不当,企业的经营风险将会转化为巨大的财务风险。

其次,从内部环境来看,在一些施工企业特别是规模比较小的民营施工企业之中,受其管理者自身水平的制约,很多管理者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控不够重视,对一些财务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防患于未然”的意识。而在规模较大的施工企业当中,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股权结构不合理、企业管理方式比较粗放、企业内部经验管理等现象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使得企业财务决策缺乏民主性和科学性,带来了较大的财务风险。

2.安全事故隐患增加了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的生产工作具有特殊性,目前安全事故频发产生的经济损失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最大的财务风险,但是很多施工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首先,很多施工企业内部还停留在粗放型管理模式,一些项目的负责人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指挥,而且施工企业内部熟练工人严重匮乏,一些施工人员技术生硬,违章施工现象屡见不鲜。其次,施工企业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很多大型机械设备,很多施工企业为了缩短工期,经常使其进行超负荷运转,而且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很多施工企业不注重设备的更新与换代,一些设备甚至处于淘汰的边缘却仍然继续使用,为施工企业生产带来的严重的安全隐患。再次,由于施工企业经常需要户外作业,但是很多户外施工人员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轻则影响施工人员工作,影响工程进度,提高企业医疗开销,如果造成人员死亡,巨额的死亡抚恤金将会给施工企业资金带来沉重的压力,很多企业为此一蹶不振,直至破产。

3.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的水平,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增大了企业财务风险。首先,施工企业一般现金流比较大,资金支出项目也比较多,如果财务人员不能坚守职业道德,可能会利用管理漏洞,进行财务造假,为自己增加“灰色收入”,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其次,我国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在构成方面,高水平专业化的财务人员所占的比例很小,很多财务人员缺乏扎实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职业判断能力严重不足,重大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和适用性。再次,出于企业发展考虑,很多施工企业重技术,轻管理,比较重视内部建造师的水平和数量,但对财务等管理岗位人员的培训缺乏足够的重视,财务人员仅靠个人力量难以及时更新业务知识,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

三、施工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1.施工企业应该积极降低内外部环境带来的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属于高风险企业,因此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应该充分考虑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首先,虽然企业外部环境比较难以抗拒,但是施工企业仍然可以采取相关措施来尽量较少外部环境带来的损失。企业在签订合同之时应该充分重视合同条款中的风险条例,明确不可抗拒力情况下双方承担责任的比例,同时施工企业应该做好事前工作,对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准确的评估,并购买相应的意外保险,当自然灾害发生并对企业造成损失时,施工企业可以从保险公司得到一定的补偿,从而转移风险。同时,企业还要认真分析宏观经济和政策走势,准确把握行业动态,使企业的财务战略规划与外部宏观环境相符合,充分利用外部资本,加深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提高企业财务抗风险能力。其次,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自觉培养财务风险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将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作为大事来抓,提高对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一些规模较大的施工企业还要注重加强内部控制,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避免“一股独大”产生的财务风险,并健全董事会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独立性,同时企业应该制定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和问责机制,将财务责任明确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实现财务风险防范的全民参与。

2.施工企业应该努力完善安全事故预防工作

安全生产(原:生产安全)对于施工企业的意义不言而喻,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可以大大降低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为此,施工企业应该从思想层面、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进行安全管理。首先,施工企业的管理者不能盲目地追求生产,废除“利益至上”的错误思想,从根本上树立起安全生产高于一切的思想,不能等到事故发生之后才后悔莫及,加大对安全施工的宣传力度,使施工企业的所有人员都认识到“安全无小事”。其次,施工企业要根据具体施工项目制定安全施工条例制度,将安全施工责任落实到具体管理者身上,同时企业应该定期对施工情况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同时,施工企业要设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施工中存在问题的部门和个人给予严厉的惩罚,守住安全施工的“红线”。再次,施工企业应该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合理使用施工机械,要坚决淘汰那些过于陈旧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加大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投入力度,改善户外施工的条件。此外,施工企业还应该按照法律规定为施工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时对企业带来的巨大财务风险。放眼目前国内施工行业中管理领先的几家大型企业,无一不是在努力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安全生产的投入,将“安全”和“质量”放在“效益”之上,从而步步为营,稳中求进,终成行业巨头。

3.施工企业应该注重财务人才队伍的建设

施工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应该从源头做起,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财务人才队伍,应对企业财务风险。首先,施工企业内部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企业文化来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职工的企业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同时,施工企业应该建立道德“自律”和“他律”制度,增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约束。其次,施工企业应该加大对于财务人才的支持力度,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高财务人员的地位和薪酬水平,按照企业需要引进高水平的会计人才和审计人才,组织财务人员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整体水平。再次,施工企业应该加大对于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学习,不断更新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增加财务人员的实践能力,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从根本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最后,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岗位轮换,使得财务人员熟悉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能从整体大局来对日常工作做出分析和决策,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也降低管理风险。

四、结论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这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进行管理。施工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安全施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生产的制度执行力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财务管理队伍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对于活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覃晓敏.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措施[J].全国商情,2013(10)

[2] 熊远志.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探究[J].现代商业,2013(24)

[3] 娄胜远.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2014(12)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范对策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