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建筑企业“营改增”税负增加原因与对策探讨

2015-06-26袁淑影

中国经贸 2015年5期
关键词:建筑企业税负营改增

袁淑影

【摘 要】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税务征收的重要改革,这是在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下为避免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务负担,激发企业生产经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而进行一次有效尝试。然而“营改增”之后部分企业的税务负担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出现了增加的情况,尤其以建筑企业最为典型。本文通过对建筑企业纳税特点探讨“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税务负担增加的原因,并结合其发展特点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以帮助建筑企业降低经营负担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企业;营改增;税负;原因;对策

一、实行“营改增”的现实意义

首先,“营改增”是一种发展趋势,当今国际社会中,还在继续征收营业税的国家已经屈指可数,为了进一步营造公平的净增环境,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进行“营改增”是一种必然要求。同时,营业税的征收是以营业额为基数进行的全额征税,存在重复增税的弊端,对服务型企业发展有一定的负面作用。进行“营改增”之后,生产型和服务性企业面临的征税方式是一致的,不再征收营业税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企业创造力和竞争力。

其次,“营改增”是推动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处在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升级的关键时点,税制的改革也必须要顺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营改增”不再以营业额为征税基点,增值税的征收避免了重复征税,采取进项税抵扣只对增值部分征收的方式,降低了生产销售企业的税务负担,对服务类企业是一种政策鼓励,与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是一致的。

最后,“营改增”有效破解了对混合经营企业的征税困境。以建筑企业为例,他们既是商品的生产者又是销售者,而在最为流转税中的两个极端,营业的税征收对象的是商品,增值税征收对象则是劳务创造的增值部分,一旦这两种属性集中在同一个纳税主体的时候,就产生了以什么为征税标准的矛盾,而“营改增”则有效的破解了这一难题,对优化税制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企业税负增加的主要原因分析

1.部分成本性支出无法抵扣进项税

就建筑企业而言,有时候存在着部分成本性支出项目由于无法取得进项税发票而无法在增值税中进行抵扣的情况,这对建筑企业而言相当于重复缴税并由此增加了企业的纳税负担。“营改增”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以前以营业额为税基改为以增值额为税基,这样以来企业通过对进项税的抵扣就避免了重复缴税的问题。但建筑企业的部分成本支出项目由于无法取得进项税发票,这样就无法实现进项税的抵扣,重复性缴税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因为“营改增”之后税率由原来的3%增加到了11%,企业税负也随之增加。

2.可抵扣部分占总成本支出结构比例较低

建筑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企业的成本支出中人力成本占了较大的比重,越占总比重的35%,这一部分成本支出是由企业直接发给工人,没办法取得进项税发票的也就意味着无法通过进项税抵扣来减少企业税负。如果企业要通过改变成本结构的方式来提高进项税抵扣,就必须增加有机成本支出减少劳动需求,而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营改增之后,资本密集型企业确实通过大量的抵扣成本支出中的进项税降低了企业税负,但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企业却难以通过这种办法降低税负。

3.“营改增”之后的税率偏高导致税负增加

在“营改增”之前,建筑企业的营业税率为3%,“营改增”之后税率调整为11%,看是税率只调整了7个百分点,而且这11%的增值税还能通过进项税抵扣来进一步降低纳税额,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根据国家住建部下属单位对全国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这11%的增值税使得建筑企业的税负平均增加了85%左右,且不少企业税负增加了90%以上,企业税负压力增加十分明显。这不得不说明实行的增值税率对企业税负的增加是有着直接作用的。

4.现存资产不能进行进项税抵扣

我们目前实施的“营改增”方案是根据新设企业的理想状态设计的,考虑到企业新进设施设备、材料购买等,这些都是可以进行抵扣的,这样一来企业的税负并不会增加甚至还会降低。然而目前实施“营改增”的企业都是老企业,他们的设施设备已经非常完备,而显存的资产和原有设备是不能抵扣进项税的,这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享受到“营改增”进项税抵扣的优惠,建筑企业多加纳增值税,税负增加也就在所难免。

三、建筑企业应对税负增加的有效对策

1.强化财务管理,促进进项税票取得

进项税票是建筑企业在计算增值税时抵扣进项税的依据,如果没有进项税票那么这部分成本支出的进项税就无法抵扣增值税,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笔额外的开支。所以,我们建筑企业在“营改增”之后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财务的管理,细化票务管理,对每一项成本性之处都要尽量取得进项税发票,帮助企业抵扣更多的增值税以减轻税务负担。首先是供应商的选取应当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避免选择无增值税发票的供应商,以方便企业获取发票。其次在采购成本上要进项税发票的抵扣额算进去,避免因贪图便宜而无法抵扣进项税的问题。最后是要做好票据的后期管理跟踪,该抵扣的要及时抵扣,避免时间过长而失效。

2.优化成本结构,提高可抵扣比例

成本结构是影响建筑企业抵扣增值税额度的重要因素,在人力劳动成本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抵扣增值税的成本比例就非常低,这对企业降低税负是不利的。因此,企业应当想方设法提高有机成本,增加资本性开支,尽量在每一笔成本支出中都获取相应的进项税发票,这样就能增加抵扣额,降低企业税负。目前,国外建筑企业更多的是在工程建设的咨询、设计、材料采购、后期维护等方面获利,在建造实施阶段的利润相对较低,这样就减少了劳动成本之处,对企业来说就是优化了成本结构,提高了抵扣比例。国内企业也应当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模式,适时转变经营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3.充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负

增值税在对企业征税的时候,并不是所有项目都采取一样的税率,有的税率高,有的税率低,如果企业对各类业务在账务上不加以区分的话,就会全部适用高税率,对企业来说是很吃亏的。所以我们的建筑企业要充分利用税率优惠这一有利条件,细分账务,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尽量把更多的收入和费用归类到税率较低的项目和业务中去,最大限度的利用税率优惠政策,从而减少企业税务支出降低企业税负。

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熟悉可抵扣项目

新的税收政策实施之后,企业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完全掌握新税收政策的全部内容,对哪些项目适用低税率,哪些项目适用高税率,哪些项目能抵扣进项税,哪些项目不能抵扣进项税并不是十分了解。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的税务部门和企业之间加强沟通,可以定期组织培训,细致的讲解税收政策的执行方法和计算方法,提高企业操作水平。而建筑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也应当对员工进行培训,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让企业员工知道如何帮助企业提高进项税抵扣比例,共同降低增值税负。

四、结语

国家实行“营改增”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但建筑企业却在“营改增”的背景下被迫提高了税负,这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营改增”的总体作用是积极向上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建筑企业积极分析税负增加的原因,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寻求对策,也同样能够实现税负的降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许世玉.建筑企业“营改增”税负增加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03).

[2] 黄莎莎.我国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问题的探析[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4(06).

[3] 樊其国.“营改增”税负反增如何应对[J].首席财务官,2013(01).

[4] 高东芳.“营改增”试点企业税负增加的原因及对策[J].财会月刊,2013(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筑企业税负营改增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交通运输类快递业营改增税负比较及对策
中国适度税负水平的估计
企业税负、就业税盾与就业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