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若干思考

2015-06-26赵萌

中国经贸 2015年5期
关键词:股权激励上市公司效益

赵萌

【摘 要】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股权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不断刺激公司内部发展动力的主要工具,是公司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保障。从当前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作用发挥的现状来看,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依然存在着诸多问,诸如股权激励自主性不足、股权激励约束性不足以及股权激励机制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解决上述问题是建立及完善上市公司建立和的关键。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益

一、股权激励机制对于上市公司的意义

1.形成统一的利益链条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他们的工作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股东性质的企业员工,而另一种则是非股东性质的企业员工,股东性质的企业员工的收益与企业收益直接挂钩,而非股东性质的企业员工,他们的收益则与企业经营成果没有太大关系。这就很容易造成非股东性质的企业员工与股东性质的企业员工及企业整体之间的利益博弈。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把股权以激励机制的手段派发给一般员工,把他们纳入到企业利益整体中,这样就能够形成统一的利益链条,减少企业内部利益博弈。

2.遏制利益短视行为

当下上市公司在发放经营管理人员的年终奖金时,更多的参考的是他们在某一年度内的工作成果。在这样的考核依据的误导下,经营管理人员为了提高个人收益,不惜以长期利益来换取巨额短期利益,给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带来隐患。通过股权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经营管理人员的考核将考虑到更多的企业长期发展因素,故此经营管理人员要想提高个人收益,就必须放弃短视行为,注重培育企业的长期发展动力。

3.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人力资源是上市公司在21世纪生存和发展所以来的基础性资源,也是企业21世纪市场竞争的核心资源。随着社会浮躁风气的高涨,当下上市公司企业员工流失问题日渐严重。通过企业股权激励机制的建立,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员工感受到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收益,增强其对公司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当企业员工离开企业时,也会不舍得既得利益,减少员工辞职的几率。

4.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创新为一个企业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机制,让企业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在给员工带来获益权利的同时,也带给了他们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利益的责任。为了提高企业利益和个人收益,企业职工就会增加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想方设法的去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技艺、创新劳动工具,促使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当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股权激励的自主性不足

股权激励机制在我国的发展,走的是一条经国营经济走向民营企业、私人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道路。我国现行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更多的也是以国营企业为研究对象而制定的,进而全面推广到各类企业(包括上市公司)。虽然在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减少了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但是大股东作为持有者同时参与企业管理,让股权激励机制的推行必然受到大股东的监督和制约。同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中还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规模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也不利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全面推行。

2.股权激励的约束性不足

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与公司的绩效考核工作关联甚大,奖励性股权发放,也要参考公司绩效考核的结果、但从当下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与绩效考核工作的现状来看,为了满足股权激励工作的需要,公司绩效考核的标准要远远低于公司的历年业绩水平,股权激励约束条件过低,甚至在很多上市公司中股权激励条件还流于形式。这就是诸多学者们所关心和讨论的热点问题,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究竟是一种“激励”,还是一种“奖励”?监管部门所设立的这一股权激励的超低门槛,所造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作的结果是发展,还是退步?

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作相关的另一因素就是股价受益,但股价受益又可分为内部发展带来的收益和股票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这两种,内部发展带来的收益一般与激励对象的工作努力程度相关,股票市场的上涨带来的收益则与激励对象的工作状态关系甚小。但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作中,却并未能把因为股票市场上涨所带来的收益刨除在外,这显然也是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中的一个漏洞。

3.股权激励的配套措施不完善

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相关的配套措施主要包括两点,其一是会计处理方面的,其二则是税收方面的。首先从会计处理方面来看,股权激励收股票收益的影响,而股票收益则与会计处理中的公允价值计量关系甚密,目前上市公司中所使用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型很多,不同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型所计算出来的公允价值也相差甚大,这就大大增加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作中的人为控制因素;其二是税收方面的。《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要求股票期权在行权时就要缴纳较重的税款,这也打消了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的积极性。

三、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举措

1.放松管制,提高激励自主性

其一,要提高大股东对股权激励的正确认知。大股东是上市公司的持有者和参与管理者,大股东对于股权激励认识不到位,就有可能在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的过程中百般阻挠。提高大股东对于股权激励的认知,让他们认识到派发奖励性股权,将更多的员工纳入到公司利益链条中,其实更有利于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提高企业长期利益。从而让大股东放松对于公司推行股权激励工作的管制,为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内部环境。

其二,不断调整相关制度、规章。《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规定,“上市公司激励计划所涉及的股权激励股份不得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0%”,但这一股权激励股份标准已经很难满足当下上市公司对于股权激励的需求了。所以,相关机构应该对相关的制度、规章结合市场发展的实际,对现行制度、规章进行适当调整。

2.强化约束,提高激励约束性

提高内部约束。一方面,确实发挥董事会的监督职能。董事会和股东代表大会,是上市公司内部企业管理中的主要机构,同时也行驶着对于股权激励机制工作的监督职能。随着董事会独立性的不断加强,上市公司也必须不断提高董事会对于股权激励机制的监督力度。另一方面,增加股权激励的约束性条件,比如追回违规收益、提高业绩门槛等等。

提高外部约束。首先,确立统一的激励标准,比如对国内上市公司确立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型,这样就能够增加上市公司间的业绩可比性,从而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更加合理化。其次,加强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外部监督。建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外部监督体系,比如建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机制等。

3.完善配套,提高激励保障条件

会计处理方面,统一口径、统一方法、统一标准,允许在大的基础条件下根据公司的特殊情况对相关的方法、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如对上市公司公允价值的计量,可以统一使用“市价法”。

税收方面,税收部门应该对现行的《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进行调整,一方面降低股权激励的所得税纳税额,减轻激励对象或上市公司的税收负担,增加其推行股权激励机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股权激励的纳税时点应该适当延后,可考虑将股票期权的纳税时点由行权时改为实际出售时。另外,还应对企业的股权激励费用进行明确规定,避免发生重复缴税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吕长江,郑慧莲,严明珠,许静静.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设计:是激励还是福利?[M].管理世界,2009(9).

[2]肖淑芳,张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价操纵与送转股[J].管理科学,2009(6).

[3]张海平,吕长江.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会计政策选择:基于资产减值会计的分析[M].财经研究,2011(7).

[4]娄贺统,郑慧莲,张海平,吕长江.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所得税规定与激励效用冲突分析[M].财经研究,2010(9).endprint

猜你喜欢

股权激励上市公司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励德?爱思唯尔公司的高管薪酬体系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