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论阿拉伯语的应用

2015-06-26李美萱

中国经贸 2015年5期
关键词:国家战略阿拉伯语一带一路

【摘 要】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处于“一带一路”交汇处的阿拉伯国家便成为了启动合作的首选目标,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各种交流也就随之急剧增加,更是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阿拉伯语言的学习热潮”。本文就此现象浅析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前提下阿拉伯语言在经贸、宗教、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应用。

【关键词】阿拉伯语;国家战略;应用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领导人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倡议,这是能够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深化与推动我国同周边和沿线国家合作中起到重要领头作用的亮点性倡议。而快速有效地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理论与在地理位置上具有极大优势的阿拉伯国家有着相当重要的关系,因此学习阿拉伯语言并了解其特点也就具有了越来越不容忽视的重要性,以便让其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与创新理论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中,前期是采用了“引进来”、随之便是“搭便车”的战略,即借助国际资源的力量来推动国家经济的进步,而且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利用境外市场与资源,达到增大我国改革开放规模、加速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效果,我国又实行了“走出去”的战略方针。然而,这次中央领导人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方向,其事实上就是中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必然后续,是中国与相关国家现有合作的延续与升级。争取将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的资源结合起来进行发展,这就表明了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所以,“一带一路”战略是具有非常广泛和丰富的内在的。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及各方面对该战略的介绍与分析来看,对于“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只是实时地提出了一个倡议,对于具体该怎样进行还需要各相关国家共同探讨。“一带一路”绝不只是以中国为中心,而是应与所有相关国家协力进行,在进程中应注重多边讨论与双边协商并举,不断促进不同利益共同体的形成,最终全方向多领域地推进战略实施。并且“一带一路”战略有着非常强的区域包含性。我国四周有着20多个邻国,这为进行周边战略提供了基础,因此把周边国家中睦邻友好的定为国家对外关系的重点外交,在选择时优先考虑也有利于该战略的实行。在去年中央召开的外交工作会中就强调,“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周边战略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都占据了重要作用,因此阿拉伯国家作为“一带一路”结点与交汇地带在中国发展外交关系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阿拉伯语的应用

1.在宗教文化中的充分应用

在展开伊斯兰产品贸易方面,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均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在我国也有如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多达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正因如此,在开展产品贸易中伊斯兰就成为我国外贸工作中的一个新亮点与战略突破口。在次贷危机发生过后,由于欧美等国不断进行贸易保护措施,让我国不得不寻求贸易构造改善,而调整与优化出口地理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无论是从与阿拉伯国家的长久贸易来考虑,或者是对欧美日等强大竞争对手的挑衅还击,继续大力开展伊斯兰产品贸易都是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开展贸易的一个重点和突破口。

2.在商贸中的应用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学习阿拉伯语,同时,中阿之间文化、商贸交流的密切令阿拉伯语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比如,现今中国的石油进口就有将近一半来自阿拉伯国家。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的原油达1.33亿吨,占中国总进口总量的47.2%,阿拉伯国家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地。与之相对应的是,在阿拉伯国家日常生活必需品中穆斯林长袍、女士面纱等服饰,大多数是出自于中国生产。调查数据表明,在拥有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伊斯兰国家里,每十顶穆斯林白帽有七顶来自中国企业。因此,在中国阿拉伯语的应用之处也越来越多,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在目前的发展趋势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必将迎来更多以前少有涉及的如金融、文化等方面的合作,阿拉伯语在中国也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3.在旅游中的应用

在20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就已经为中阿人民之间的友谊链接了纽带,到如今的“一带一路”战略更成为建立当代中阿合作发展的强大、繁荣的前行之路的基础。不难发现,阿拉伯元素在逐渐深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来。随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的航线越来越多,包括北京、银川、广州等地飞往埃及开罗、苏丹喀土穆等多个阿拉伯国家的直达或转机航线开通,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也开始发展各种业务。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等服务质量上乘的航空公司已经成为了不少的中国公民出境的首选,在以前比较小众冷门的阿拉伯国家旅游近年也逐渐开始热络起来。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已有12个阿盟国家成为中国人民的旅游目的地国,中国游客跟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旅行公司开辟的前往阿联酋迪拜、阿布扎比等地的路线进行购物游、奢华游等。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学习阿拉伯语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战略方针的实现。学习阿拉伯语可以对阿拉伯民族的思维方式、精神生活、社会制度以及风俗习惯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为建设“一带一路”创造有效的交流、沟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立才.汉语阿拉伯语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

[2]张会清,唐海燕.中国的出口潜力:总量测算、地区分布与前景展望——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2

[3]刘晓欣.从汉语、阿拉伯语色彩词汇的内涵对比看中阿文化差异.科技资讯,2010

作者简介:

李美萱(1993-),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本科,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经贸、语言。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家战略阿拉伯语一带一路
科技阿拉伯语词汇的构成及翻译方法探析
网络资源在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成效分析
文化产业发展:国家战略新境界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协同研究
阿拉伯语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难点探析
日本颁布“国家战略”帮助“老年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