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

2015-06-26毕芳

中国经贸 2015年5期
关键词:行政部门管理机制行政

毕芳

【摘 要】随着国家综合能力的提升,国内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以及政府部门对自身的认识,使得行政部门在内部管理中的问题凸现出来,行政部门是政府和社会之间的纽带,因此对行政部门的管理非常重要,以下,我将对行政部门的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行政部门内部管理的重要性,浅显的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行政管理 ;内部控制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了多种多样的管理体制,但是并没有针对行政部门内部管理制定过完善的体制。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管理混乱的状况。制定新的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对行政部门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工作至关重要。

一、行政部门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行政部门所控制的范围过于宽泛

行政部门的管理范围包括采购、后勤、科技研究、基础建设以及其和其下属部门的财务问题等。普通企业的管理目的较为单一,因此管理体制较单一,而行政部门比企业更为复杂。因此,依照普通企业管理的制度来管理行政部门,会造成疏漏,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还可能造成管理漏洞,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散漫,无法完成部门管理目标。

2.行政部门的财务核算制度复杂

行政部门管理的范围庞大,因而其财务账目核对制度相对复杂。与此同时,行政部门的账目有时并不都是非盈利为目的的核算工作,例如科研成果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因此,行政部门的财务核算工作,涉及了所有财务会计的法律制度和计算方法。相比普通盈利的财务核算具有非常高的复杂程度。

3.行政部门对内部控制管理不重视

企业的管理模式注重的是经济结果,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以求付出最低的成本,赢得最大的利益。而行政单位注重的是社会影响力而非经济成果,所以行政部门对内部的管理控制并不重视,内部环境的微弱变化都不会影响整体的状态,大部分是按部就班的完成领导的任务,遵守着所谓的规定。也能体现出,行政部门的管理机制是被动接受,从态度上就产生了抗拒。

二、行政部门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行政管理的含义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所属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进行风险规避的动态活动。行政部门的管理制度,直接影响其所属的所有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结果。这种活动,是需要部门领导同全体员工共同完成。合理的管理机制,能够增强部门领导和员工的责任感,增加两者之间的合作内容,使双方获得更好的工作成果。其次,合理的管理机制,能够促进财务审核的顺利进行。合理的自我管理,能够改变原有只有审计人员做审核的状态,由各个相关部门及有关员工的相互配合,开阔思路,高效率的共同完成审计工作,这样更能迅速发现问题,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同时,合理的管理机制,使的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发现的问题更为准确、获得的反馈更为真实。领导干部可以根据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整,准确无误的进行错误改正,增强行政部门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合理的管理机制对行政部门尤为重要。

三、关于行政部门内部管理的方法

1.对现行政策进行分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对行政部门在现行的管理机制下,就领导阶级和业务阶级,在实际工作中,对部门目标的影响风险进行测评和评估。进行风险评估时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领导阶层的宏观评估。领导阶层指的是权力分配、组织架构、岗位设置等。领导阶层是部门的领导人,风险评估包括所有的领导人。一方面是员工的微观评估。员工风评是指员工的业务和流程。

2.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即是控制活动。这是指行政部门,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就现有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调整,用以证部门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降低或者规避风险,保证部门的管理目标顺利完成。因为行政部门的管理范围较广,不同环节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行政部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调整管理机制。一个部门的管理活动,贯穿了整个部门的各个岗位,管理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会计管理、预算管理、信息管理、职务分离管理、内部授权管理等。

3.信息管理

信息的有效沟通,在任何领域都至关重要。行政部门内部间上下级之间需要信息传递,行政部门与外界之间也需要信息沟通。有效的信息沟通,能够更明确的下达命令,职员也更能准确的完成任务。行政部门准确的收集信息,即可能够有效的获得外界的信息反馈。财政审计部门需要准确的下达命令,统一所需文件的标准,以显示领导性,规避信息传递的丢失。信息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机械管理法、内部思想管理、业务流程信息化、监督管理信息化等。

4.进行内部监测

内部监测是指监测行政部门对发现的问题的后续处理情况,以及内外界的反馈情况,以书面的形式传递给上级,即是监督内部管理机制。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该工作岗位需要中立的态度,也因此这个工作岗位必须设立成对立的位置,防止偏袒哪一方,提交虚假报告,给行政部门造成社会影响。监测机制包括:预算监督、内部审计监督、财务监督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监测活动尽量不要只是在问题处理之后监测结果,尽量将监测控制在问题前和问题中。

四、结语

行政内部管理,影响到行政部门的管理目标,关系到行政部门的社会影响力。有效的行政管理,可以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管理目标。对现行的制度进行风险测评,规避和降低运行风险,有利于及时发现弊端,减少部门损失。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活动管理和信息有效性传递的管理,在相关法规的指导下,不断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唐大鹏.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 会计研究,2013,01:57-62+96.

[2]王凤姣.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水平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3]施巧灵.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探讨[J]. 当代经济,2011,16:68-69.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政部门管理机制行政
行政学人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行政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及实现研究
试论企业行政部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平衡计分卡在高职行政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