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靖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5-06-26任铮

中国经贸 2015年5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高新技术现状

任铮

【摘 要】近年来,靖江市积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整体思路,有力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由于受产业结构的影响,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的比重仍然偏低,与周边地区尤其是苏南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现就近几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与对比,以期能就提高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份额寻求一些思路。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1.高新技术产业总量逐步壮大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50.73亿元,同比增长17.8%,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3.1%,较2012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靖江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总量占全泰州市的比重为19.43%,在三市四区内继泰兴之后位列第二位。

2.创新载体持续拓展,激励措施不断增强

目前,靖江市共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8个,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个,其他省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69个。全市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已实现全覆盖,实现“一企一院校、一企一平台、一企一团队”目标。五年间,靖江100多家企业已和百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较为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为靖江市企业赢得了转型的新机遇。靖江市共引进高层次人才829人,其中,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3人,入选省“创新团队”1个、省“双创计划”15个、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15个。通过与高校院所的人才科技合作,引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电子通讯等领域高新技术项目200多个,促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后劲不足

从最近5年的发展情况看:虽然高新占比逐年提高,但年度之间提升幅度不大。虽然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幅度最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造船、钢铁等行业不景气导致分母减少,进而出现一部分假性提升。与周边县市相比,靖江市高新技术产业比例明显偏小,从泰州其他市区(不包含靖江)情况看,2014年1-9月份高新占比最高的是高港(50.8%),最低的为兴化(36.85%)。从苏南地级市平均水平看,2013年无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2.6%,常州44.4%、苏州46.7%、镇江49.5%。从新增单位情况看:2010年-2013年间共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4家,其中,行业属于高新的企业仅45家,新增单位无论是总量还是单位个数,对全市的拉动作用均比较有限。截止到2014年,这45家企业中已有6家因关闭、规模减小等原因退出了规上企业范畴。

2.研发经费投入情况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R&D经费支出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强度和科技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2012年靖江市全社会R&D经费支出11.9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98%,较2011年提升0.12个百分点。2013年,靖江全社会R&D经费支出为13.26亿元,占GDP的比重与2012年一致,仍为1.98%。与周边县市相比,相差甚远。高港区2012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4.01%,位居泰州三市三区之首。从项目情况来看,我市项目科技含量低,企业对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全市规上企业中109家建有研发机构,占比11.3%;有科技活动的企业117家,占比12.2%。规上企业共有科技项目538个,其中R&D项目为369个,占比68.6%。几乎所有的企业R&D项目类型都是试验发展,缺乏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3.劳动力较为密集,高素质技术人才仍然匮乏

2014年1-9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4.1%;但高新技术产业中从事主营业务活动的人数达到了4.17万人,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也高达32.2%。高新技术产业仍然摆脱不了“劳动力密集”的影子,人均销售低于30万元的企业数达到了35家,占规上高新产业单位数的20%。2013年,全市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为7225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为3272人,仅占45.29%。企业人才队伍素质结构欠佳,高技能、高层次人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几点思考

1.加强重点产业规划提升。以国家火炬计划新技术船舶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微特电机及控制产业基地、省核电装备科技产业园、泰州市级冶电化特种材料及装备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方向,推动“车、船、机、电”(汽车配件、船舶及海工装备、通专用设备及工程机械、电机电器)等传统产业向产业高端攀升、向相关领域延伸,积极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高、轻、优转型,促使产业结构多元化提升。

2.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引进。一方面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扶持一批发展效益好、品牌形象佳、示范作用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其产业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强化科技招商、产业招商,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为当地产业结构优化注入新的活力。

3.加大企业创新研发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向研发机构聚集,重点鼓励科技型企业普遍设立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行业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研发平台;加大对于企业从事基础科学的支持力度,支持江山公司、三江电器等龙头企业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提升企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使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逐渐成为企业主导的市场化过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高新技术现状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