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动实践谱写核心价值观建设新篇章

2015-06-23吴川祝

今日海南 2015年2期
关键词:海口市文明城市志愿

□吴川祝

以生动实践谱写核心价值观建设新篇章

□吴川祝

近年来,海口市加强领导,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全面部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主要做法是:

围绕一个目标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核心主题,文明城市创建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载体。海口市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个目标,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创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全过程,使每一项工作都与核心价值观“对标”,着力推动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推动广大市民在创建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突出三项工作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高度的概括性,必须用鲜活的实践载体、生动的教育形式、新颖的活动方式,才能形象直观、生动具体、入脑、入心、入行。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个载体,海口市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具体化、日常化、大众化,高度融入、密度渗入、广度植入城乡居民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重点突出三项工作。

1、抓好“图说我们的价值观”,推动核心价值观入眼。按照中宣部宣教局的要求和部署,广泛开展宣传教育。2014年,在中宣部“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评估工作中,海口市在全国参评的136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4位,获得“优”级等次。

一是媒体宣传。2014年,《海口晚报》刊登52个整版、1个专栏,发稿100多篇,刊发“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中国梦、文明城市创建”主题公益广告190多幅。海口广播电台每天播出54次,每月播出1620次,电视主要频道每天播出67次,每月播出2110次。《椰城》杂志共刊登了6个页面。天涯社区、凯迪网、海口网,市、区政府网站发布“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26个专栏。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平台向市民发送核心价值观“24字”信息359万条;市文明办官方微信公众号“文明海口”发布微信1000多条,转发评论2万多条。

二是社会宣传。按照“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全面覆盖,深度融入”的工作思路,坚持“四面”(街面、墙面、路面、店面)、“五区”(社区、小区、校区、商区、景区)全覆盖,重点打造主题公园、主题社区、主题村庄、主题学校、主题商业广场,在全市各机关单位、各区、各镇(街道)、村(社区)、学校、医院、机场、车站、码头、市区主要路段、城乡道路等群众经常接触到的地方,都能看到“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宣传,实现“点、线、面”全覆盖。目前,全市累计发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候车亭广告牌210块、大型立柱广告牌36块、大型LED显示屏18块、55条主干道灯杆刀旗4000杆、建筑工地围档制作面积1万多平方米,张贴海报10万份,印制宣传扇子3万把、年历卡2.5万份、核心价值观内容环保袋2万个。523家商场(店)门前LED显示屏、2300多辆出租车LED显示屏和325辆公交车车载电视每天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同时利用2000多个社区村镇的宣传栏进行宣传,等等,最大限度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文艺宣传。开展“节俭养德”书画比赛、“晒家风、谈家训”征文比赛。开展“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活动,向市民征集美术、书法、摄影等作品。推出现代琼剧《我们村里的三把火》、《闪亮师魂》,电影《指尖太阳》等一系列精品力作,增强文艺作品的渗透力。开展“我们的节日”、“百姓讲演台”、书法家现场写对联、“快闪”宣传等活动,将核心价值观宣传与各种文艺活动结合起来,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表现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以文化艺术的形式感染熏陶广大群众。

2、树立身边典型,推动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道德需要引领,风尚重在培养。海口市注重典型引路,以榜样力量激发市民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一是抓“评”。深入开展“德耀椰城”道德模范、寻找抗击超强台风“威马逊”中的海口好人、“美德少年”、海口十大社区雷锋、最美警察、最美护士、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评选出道德模范和道德模范提名奖80名,“美德少年”100名,身边好人226名,抗击超强台风“威马逊”中的海口好人24名,使全市人民学有榜样、赶有标兵,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海口市李观连、马牙古拜、海南残友青年创业团队入选“感动海南2014十大人物”,邢少云入选“中国网事·感动2014”十大网络感动人物,邓育军入选“中国好人榜”30强。

二是抓“学”。在全市主流媒体、海口文明网开辟专栏专题,组织道德讲堂,举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论坛,开展先进典型巡回报告会进军营、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传播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向社会广泛传递正能量。

位于海口琼山区的三角公园里的“百姓讲演台”,深受群众喜爱

三是抓“带”。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在机关事业单位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治理“庸懒散奢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通过“评”“学”“带”,一个个最美人物引发的“典型效应”,正发展成“社会效应”。

3、开展实践活动,推动核心价值观入行。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关键在行动。海口市精心设计载体,引导市民从具体事情做起,从基本规范做起,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实践的生动局面。

一是突出“道德”,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践活动。开展校园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祭扫烈士墓、向国旗敬礼,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切实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教育全过程。与食药监、商务、旅游、交通、教育等部门联合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组织节俭养德、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市民遵德守礼,加强文明日常养成,实现自我提升。

二是突出“诚信”,开展文明诚信实践活动。与工商、发改、食药监、司法、银行等部门联合开展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以市文明委的名义下发《海口市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实施意见》,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和全市统一信用公示平台建设,率先在全省推出诚信“红黑榜”制度。至今,已在《海口晚报》《南国都市报》公布100家失信企业黑名单,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引起广泛关注。

三是突出“关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立全市志愿服务总队,各类志愿服务队100多支,10万多名志愿者。制定《海口市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实施意见》,广泛开展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等活动。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在抗击超强台风“威马逊”中,全市3万多名志愿者迅速自愿投入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搭建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社区志愿服务试点站12个,以社区志愿服务为重点,以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大力开展“邻里守望·爱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2014年3月,全省“邻里守望·爱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玉沙社区举行。健全志愿服务招募注册、记录管理、表彰激励等一系列制度,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2014年,由共青团中央、民政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海口市“美兰区万福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金奖,是全省唯一获得金奖的志愿服务项目。

四是突出“文明”,开展创建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至今,海口市已经有8个单位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3个社区被评为全国文明社区、6个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通过创建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市民在为家庭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让群众在参与中提高满意度和幸福感。2014年,由中央电视台联合国家统计局等发起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3—2014》,海口市名列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强之首。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201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海口市名列“2013宜居城市”竞争力第三。

创新三个机制

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机制,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一是统筹协调机制。按照海口市《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把主题宣传教育的职责细化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实现了党委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是整合资源机制。把分散在各部门的宣传阵地、服务对象进行整合,统一安排,协同推进,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宣传触角向行业延伸、向基层延伸。不仅实现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窗口单位、宾馆饭店、企业、商场广场、主次交通干道等横向全覆盖,而且实现了市级、4个区、43个镇街,176个社区、248个村委会等四级纵向全覆盖。

三是监督考核机制。结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将核心价值观建设纳入党政班子一把手考核内容,抓住未成年人这个重点,将核心价值观“24字”纳入中小学生考试内容。建立多层次的督促检查机制。2014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海口市从各单位抽调精干人员组成督导检查组,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工作进行现场督导,现场抽查各中小学校、窗口服务单位、文明单位背诵核心价值观“24字”和开展活动情况,发布督导通报,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强调整改期限,有力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

(作者系中共海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猜你喜欢

海口市文明城市志愿
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
以志愿,致青春
文明城市
无 题
中秋之夜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海口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文明城市创建有哪些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