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人行

2015-06-11郭树荣等

杂文月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雷人合影月刊

郭树荣等

尾巴虽光明,却似“没必要”

●郭树荣

2015年5月(上)《杂文月刊》,有两篇文章值得一读,也值得一议。

一篇是理钊先生写的《神秘的政治永远充满阴谋》。此文见解深刻,击中要害。翻开中国历代的政治史,岂止是“流遍了,郊原血”,也“流遍了,宫廷血”,可谓一部“血腥的徘徊”史。就此,理钊先生在文末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不过他没有给出答案,反而在最后一句,加了一条光明的“尾巴”。尾巴虽然光明,却似“没必要”。

汪强先生写的《我想当政协委员》,“想”法不错,然而,终究不过是“想想”而已。就文中所写,都当到北京市政协委员了,却依然并不“灵光”,直到当上“全国”的了,才起了作用。况且,政协委员的职能,不过是“参政”“议政”而已,关键还在于“政”听与不听。其实,无须非要弄个“委员”“代表”当当“才能享受主人的待遇”,关键在于“公民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人”,如此,官员不但不敢称老百姓是“屁民”,反而得向选民“拜票”。

这两篇杂文所论问题之解,毛泽东在延安与黄炎培的“窑洞对”早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曰:“那就是民主。”

也希望触动中国人的良知

●毛竹声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本多胜一,来华采访遭受日军迫害的幸存者,写出了《南京大屠杀始末采访录》等书。其中《杭州湾登陆作战》还在《朝日新闻》上连载,在日本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见贵刊2015年5月上《本多胜一的良知》一文,作者沈栖)。沈栖先生希望本多胜一及他的书籍,能够触动日本人的良知。

在我看来,本多胜一的来华采访行动,是在呼唤现代人:释放你我的良知,汲取历史的教训。良知是社会的基石。本多胜一“把历史真相说出来”的举动,是有良知的表现,令笔者感动的同时,也萌发了一个比沈栖先生要“自私”一点的想法:希望本多胜一还原历史真相的善行,能够触动一些中国人的良知。贵刊2015年4月上吴营洲先生推荐的一些好书,比如《墓碑》等,也是还原了上世纪我国一些历史真相的。有不少像笔者这样上了岁数的读者,都希望能多看到《墓碑》《南京大屠始末采访录》这样的书籍,要是一些中国人的良知因此而被触动,比如,原本自己不想讲真相也不允许别人讲真相的人,变为自己要讲真相也允许别人讲真相,或者虽自己不讲真相,但默许他人讲真相,也是甚好。这样的话,在下的愿望能实现是小事,中国社会因此从历史教训中受益,乃是大事矣。

图画杂文里的“话”

●刘天明

翻阅《杂文月刊》2015年2月(上),被《画里有话》栏目中的图画杂文《把这张合影取下来》《改变工作方式》《常到“下边”转转》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三幅图画杂文可真是画里有话啊——

《把这张合影取下來》像一面透视镜,透视出当今商场用官之道,狐(商人)和虎(官员)合影,“狐”依仗着“虎”的势力横行丛林,捞取了一桶又一桶的黄金,天有不测风云,如今虎落平川,“狐”见“虎”威风不再,还挂这张“狐”“虎”友谊的合影做什么?不是给自己惹祸吗?精明的“狐”早已把目光锁定在另外一只“虎”身上了,相信很快他办公室会重新挂上新的一张“狐”和“虎”合影照的。《改变工作方式》中的城管老爷们,虽然手中没有拿“刀”,可那副笑里藏刀的面具,早已把小贩的心,捅得伤痕累累了……《常到“下边”转转》中的“×干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的红头文件不让我在城市大饭店吃满汉全席,那我就想法子常到“下边”转转吃山村风味……哈哈哈,俺反正有的是办法让俺这张嘴吃香喝辣……

有时无字的杂文也很精彩……

要加强校对

●侯志川

《杂文月刊》第六期(上)有以下几点瑕疵,多系校对的失误:

1.5页上半部第二段第五行“有一招”应为“每一招”。

2.8页第一段第三行“他们着”应为“他们当着”。

3.29页中栏第一段第三行“的”应为“得”。

4.30页右栏第十四行“写的中”应为“写的《序》中”或“写的……中”。

5.40页《对牛弹琴》倒数第三行“雷人地在……”应为“雷人地…”或“雷人在……”

猜你喜欢

雷人合影月刊
画与理
画与理
要不要和明星合影
雷人画语
合影无痕
欢迎订阅2015年《同舟共进》月刊
雷人画语
雷人画语
国外无厘头家庭合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