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侠说八道

2015-06-09八道人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生父小龙女养父

八道人

《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儒家的伦理文化浸润了数千年,长幼有序、父慈子爱等伦理规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基石。很多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孝文化,其中最基本的关系结构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伦理秩序。以武侠小说为代表的江湖作为与血缘家庭相辅相成的一种文化结构,不仅可以补充后者不能统概的生存空间,更能在与后者的融合中,互相映衬、渗透,在江湖语境中形成一道独特的血缘特色。

问题摘要:

1、大侠们的爸爸去哪了?

2、“养而不亲”,“亲而不养”有何差别?

3、师与父,何亲何重?

4、何为“英雄不问出处”?

5、“表哥”为何老是中枪?

6、“表妹”为何总是惹人怜爱?

7、黄衫女子是谁?

8、怎样看待禁忌的不伦之恋?

1 上海侠友张同学问:如何看待武侠小说中的“身世之谜”?

八道答:武林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爸爸去哪儿”的戏码,乔峰、石破天、虚竹等“宝贝”,没有享受到娱乐节目中温存的亲子之乐。在江湖中,或有意或无意,自己的身世总是一个谜。“身世之谜”常常是武侠小说的一条明线,伴随着主角成长过程的始终,成为一系列事件情节的推动要素;更重要的是,血缘身份确证的过程,便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在一系列事件中,确证过去,形成现在,推演未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时间逻辑,塑造出一个动态的立体的人物。

2 新浪网友@人参寂寞冷问:如何看待武侠小说中的“养父”形象?

八道答:和谐的家庭秩序中,生父与养父应该是同一的,或是前后相继的。生父和养父的割裂,实则反应了儿女身份的一种摇摆与矛盾。“养父”这一设置,更多是从一般社会因素来确认人物社会关系,通常是“生父”这一形象的影子,凸显出血缘的独特性,进而展现生存本质的认同困境。在《天龙八部》中,这种运用尤为多。段誉的生父与养父不仅不是同一人,而且互为仇人。乔峰的养父母乔三槐夫妇被生父谋杀,生父养父之间所代表的民族矛盾,则正是乔峰所面临的认同问题。是否有真正的血缘关系,并不能直接代表善恶双方,但无论善恶与否,血缘直指一种身份归属,这是永远逃避不了的事实。

3 微信侠友回老家结婚问:在江湖中,血缘和师门之间有什么联系?

八道答:武侠小说中,视徒弟为己出的师父,和待师如父的徒弟,并不少见。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门也是一种家长制的人际结构网,师门更像是家族血缘的一种江湖化模型,是血缘关系在江湖中的一种显现。但深究起来,血缘有师门替代不了的神圣性。林平之为报血仇,不惜委身华山派,与岳不群全力周旋。比较之下,高低可见。

4 微信侠友我从来不说真话问:“英雄不问出处”,如何看待大侠们的出身呢?

八道答: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可又有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以不难看出,俗话大多都是废话。出身重不重要?当然重要;是不是最重要的?当然不是。这两个问题,就等同长得帅重不重要、能不能当饭吃……啊,抱歉,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帅确实可以当饭吃了。那第二个就改成长得帅是不是就天下无敌了。

话说回来,出身其实代表文化中的一种所谓正统思想,家学传承,子承父业,总会给人一种名正言顺的认同,但如果极端一些,就会演化为“血统论”。

金庸创作小说时,感于时事,写过诸多如宋远桥父子、杨康父子、韦小宝等反血统论的人物,证明“英雄不论出身”的那种平等精神。

5 新浪网友@清风朗月照古寺问:金庸笔下的“表哥”是在影射徐志摩吗?

八道答:金庸笔下的“表哥”,都不是什么光辉的角色,如《连城诀》中的汪啸风、《倚天屠龙记》中的卫壁和《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多是些是非不分、见利忘义的伪君子。不得不让人生疑,金庸为何这么不待见表哥。后来经人查证,金庸有一表哥,正是大名鼎鼎的民国才子徐志摩。不仅如此,后来又发现,徐志摩曾经还用过“云中鹤”这一笔名,在外人看来不待见就基本坐实了。联系查家人悼徐志摩的那副挽联:“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讥讽徐志摩风流成性,查家的态度可见也是十分不待见,而七岁的金庸在家庭环境下耳濡目染,对这位表哥没什么好印象倒也是合乎情理的。但说这么多,都只是外人猜测,难以证实。但“表哥”却成为了金庸小说中有意思的一种现象。

6 新浪网友@木子青问:武侠小说中为什么很多大侠都喜欢自己的表妹?

八道答:现在网络上有句段子:“祝天下有情人都成兄妹。”听到这句话,想必段誉就惊出了一身冷汗。古时就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伦理观,大理段氏是少数民族,不避同族,而中原地区就更加严格了。但即便在这种环境下,表兄妹之间的关系却依然得到伦理的认可,成为“亲上加亲”的一个突破口。在古代封建文化中,男女之防十分严格,而表兄妹大多青梅竹马,日久生情也是常事,所以反映到武侠小说中,也出现了不少表兄妹的纠葛。

7 微信侠友国士有双问:《倚天屠龙记》中的黄衫女子是谁?

八道答:现在比较认可的说法是杨过和小龙女的后人,原著中并没有姓名的交代。倚天屠龙中黄衫女说过:“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就点明了她的身份,“终南山后,活死人墓”就是杨过和小龙女住的古墓,“神雕侠侣”指的就是杨过和小龙女。按黄衫女的年龄推算,她应该是杨过和小龙女的后人,而不是女儿,杨过和小龙女生活的年代是宋朝末年,黄衫女生活的年代是元朝末年,宋朝末年和元朝末代相隔一百多年,而黄衫女子才二十多岁,所以她不可能是杨过和小龙女的女儿,只可能是他们的后代。

8 新浪网友@即墨大虾问:如何看待武侠作品中的不伦情节?

八道答:不伦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不仅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也包括传统伦理所不容许的禁忌。杨过和小龙女,殷梨亭和杨不悔,武三通与何沅君,都是為世俗所不容的。他们之间的感情有的令人感动,有的令人唏嘘,有的令人不齿。不伦只是单纯指超出了社会伦理的范围,伦理作为一种文化规范,有合理的与顽固守旧两方面内容,所以不伦的情节并不具备价值判断,还是应该因人因事而定。

结语:

血缘关系是基于出身的谱系纽带,它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集体联系起来,构成一种社会整体。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这种内在的、核心性的结构因素就是血缘关系与观念,如果血缘关系陷入混乱,人物大多都会背上身份认同的障碍和原罪的拷问。

江湖是混乱的象征,侠客们由于身世命运走入江湖,试图在混乱中重建伦理秩序,确认自我存在的价值。

血缘是存在的根源所在,在这类武侠小说中,我们只有在血缘结构中才能理解这个江湖。

下期预告:

江湖中众生万相,纷繁无序,然总有一些人物的特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武侠小说终归是描写人物的,下期侠说八道将给大家带来武侠小说中的人物类型。

猜你喜欢

生父小龙女养父
梁燕:现实中的海燕
包公断案故事之冒牌生父
致生父
不事张扬的爱
我给养父唱首歌
《神雕侠侣》中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解析
至死不渝的爱情践行者——小龙女人物分析
英国女子与失散28年生父重逢
白衣如风拂玉树,冷浸溶月小龙女
野狼的嗥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