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为本 优化学校管理

2015-06-02王应国

新课程·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差异学校

王应国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教师发展与学生成才)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激发和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开展的教学活动,以实现人与学校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一、以人为本是构建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现代教学体系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学校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抓好课程与教学两个环节是核心。建立什么样的教学体系,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关键。要破除课程内容陈旧、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的不足;要破除课程结构单一、校本课程开发缓慢的不足;要破除课程模式供给简单,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个性需求的不足。因此,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首先必须优化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关系,学校要把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课程结构的多元化、课程模式的层次化有机统一起来,建立起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学校管理者要挖掘有限的教育资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二、以人为本是构建适应学生潜能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发掘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培养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要建立适应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要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兴趣、促进学生将学会学习作为目标,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热情,就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氛围。对学生来说,要想激发学习潜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学习。

激发学生潜能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总是和质疑、和问题联结在一起的。所以,激疑—质疑—辩疑—答疑是活跃思维环境的重要环节。

此外,需要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课堂提问中,学生的回答富有个性与创造性,“顿悟”灵感停留在“原始智慧”上,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步骤是否正确,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点拨、启发他们分析归纳,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三、以人为本是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主体性的具体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一种课程资源。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学习差异的客观存在,并合理利用学生学习中的差异这一课程资源,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创造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学科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如果不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只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统一,则难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落实因材施教的策略。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所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学生个体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经验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经验、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方面也必然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一种课程建设。如果我们在关注学生差异的同时,并能有效地利用和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那么,差异不但不会成为教学活动的阻力,而且还能转化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动力。

四、以人为本是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师队伍的需要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循规蹈矩、毫无个性的教师,不可能容忍有个性的学生,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此,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就必须促进教师的个性发展。学校要树立服务意识,促进教师发展学校理念的形成,使师生都感觉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都感受到人文关怀,因此,既要尊重差异性教师的基本需求、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也要尊重全体教师的能力和贡献,既要注重解放教师和开发教师,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与舞台、政策与规则、管理与服务,又要努力做到使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对每个人的能力和贡献给予应有的尊重,搭建成长的平台,为他们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不断实现师—师、生—生之间的和谐发展,让全体教师安教、乐教、善教,让全体学生好学、乐学、善学。

其次,学校应鼓励教师不断学习,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教师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作为教师,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科重点,又要注重拓展学科领域。教育理论是做好教育工作的看家本领,要有“望尽天涯路”的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把学习放在提升素养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这样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费彩贵.以人为本优化学校管理[J].文教资料,2006(10).

?誗编辑 郑 淼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差异学校
相似与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学校推介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