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模式探究

2015-06-02吴云芳

新课程·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整篇文章短文重点

吴云芳

由于父母文化素养和家庭生活条件所限,许多农村孩子没有从小养成清晰完整表达语言的习惯,更缺乏经常阅读和独立思考的科学训练。所以,写作对他们而言具有非同寻常的挑战性,需要老师找准突破口,有的放矢地进行作文指导培训。

一、从训练学生写准确一句话入手

1.读课文时,一定要求学生放缓语调,读出节奏感,培养学生在朗读中形成流畅、规范、合情合理的语感。

2.课堂发言时,要求学生必须使用完整规范的书面语言发表见解,老师当下点拨,有一点表达纰漏,要求学生重新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3.每周开展两次口语交际活动,命题由老师设定一次,学习自选一次。

二、到写清楚一个句群的衔接

经过以上四五周的训练之后,老师制定句群训练的策略。

1.语文课上,要求学生用笔写出对重点段落的理解以及对整篇文章重点内容的概括,要求表述流畅、精确。

2.口语训练活动中,要求学生口述自己一天中感受最深的事迹,指导学生在表达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3.每周安排学生写两篇短文,一篇正文。

写日记常流于形式,好多学生三言两语敷衍了事,不认真对待。这种“短文+正文”的训练,既灵活又有针对性,既有日记的特点,又结合了作文的性质。班内成立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学生互相批阅修改,互相学习,之后对老师汇报。老师天天抽查短文,重点批阅正文,每天讲评一两篇有代表性习作。

三、完成整篇文章的润色加工

文无定法。可古今通用,延续至今的某些技法和模式,完全可资初学者借鉴,供学生选择和参考。

1.如何开头和结尾。

(1)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式。最常见、最惯用的是开篇模式。

(2)顺其自然,适可而止式。重点内容表述完毕,无须赘述,自然止笔。也是最常见的收尾方式。

(3)首尾衔接,遥相呼应式。即开篇点题,结尾扣题,以题目为灵魂,首尾照应,结构严谨,统筹全篇。

(4)顺叙、倒叙、插叙,按需所取。根据内容和选题的特点,确定叙述方式。

2.如何突破中心。

(1)精当选材。突出中心的首要因素是素材的选取,相应的素材折射相应的主题。选材要和主题表达的需要紧密统一,最好做到新颖别致、与众不同。

(2)巧妙布局,主次分明。素材确定的下一步,就是设置文章的结构。怎样开篇,怎样过渡,何处是重点,怎样收尾等等。列出一个清晰有序的写作提纲。

3.好文章离不开缜密修改。

成文后进入最后的验稿阶段。反复精读,要检查出字、词、句的弊病,要增删一些必须斟酌的内容——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洋洋洒洒,不惜万言;与主题无关的一概节略,一字不留;无关宏旨,又不得不写的文字,要字字掂量,言简意赅,惜墨如金。

写作是语文素养的完整呈现,作文教学需要语文教师下细功夫、长功夫,从听、说、读、思、写等诸多元素着手,常抓不懈,方见成效。

?誗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整篇文章短文重点
重点推荐
KEYS
思维大碰撞
Keys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