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2015-06-02张银菊

新课程·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口算能力培养

张银菊

摘 要:数学口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是其以后数学学习素养提升的关键。通过对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进行研究,通过游戏形式提高学生兴趣,结合日常生活整合口算规律,在合作中提升口算能力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口算能力,培养,小学低段学生

口算指的是不使用纸笔,只通过大脑运转完成计算过程的一种计算方式。指导5~9岁的儿童口算训练,可以有效地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小学低段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此阶段培养的数学能力对以后的数学学习有非常大的影响。在此前提下,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对如何在小学低段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研究,找出提高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途径。

一、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口算的兴趣

小学低段学生,其思维大多是形象思维,只有比较具体直观的事物才方便他们认知。因此,对小学低段学生进行口算能力培养也需要遵守这一规律,借助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来吸引学生对口算学习的兴趣,把口算知识融入游戏的过程中,把游戏和口算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升口算训练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可以增加学生对口算的兴趣,为以后的口算训练奠定基础。

比如,在进行“二十以内的加法”口算训练的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游戏:教师准备一副扑克牌(其中大于等于10的牌和大小王已经被挑出),把扑克牌随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教师自己留着,一部分交给学生代表,数学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同学们,现在教师手上有一些牌,你们手上也有一些牌,教师抽一张,代表抽一张,你们把两张牌上的数字相加,看谁计算的又快又正确。”说完,小学数学教师开始游戏,教师先抽出一个3,学生代表抽出一个6,“它们加一块是多少呢?”教师提问,很快就有学生回答:“9。”接下来,按照这样的方式再计算几次,等学生都明白游戏的玩法之后,教师可以把扑克牌都给学生,把学生分为两组或者四组,一组一部分扑克牌,让小组之间开始比赛,看哪一组计算得又快又好。通过这样的游戏,小学低段学生并不会感觉口算的无聊,而是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口算的技巧,提升了口算的能力。

二、结合日常生活,整合口算规律

小学低段学生的分析能力不高,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利用日常生活场景,使用比喻和类比的方式,把口算规则生活化、具体化、简洁化,降低知识的难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引导学生掌握“凑十法”的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使用了这样一个生活场景:“家里刚刚聚餐结束,买的两箱雪碧,一箱剩下8瓶,一箱剩下7瓶,现在我们来计算总共剩下几瓶雪碧。”计算的过程:我们首先从剩下7瓶的箱子中拿出几瓶雪碧,把剩余8瓶的箱子装满,一个箱子装10瓶,需要拿出几瓶,学生口算需要2瓶,那现在7瓶的箱子剩下几瓶?“剩下5瓶。”“那现在总共剩下几瓶?”“一个箱子是10瓶,另一个箱子是5瓶,总共剩下15瓶。”学生很简单地得出了答案。这时候,数学教师顺势引导,对“凑十法”给予解释:“同学们,像这样在计算的过程中,把进位法转化为十加几的办法,就是‘凑十法,这样一转化,同学们的计算就更加方便了。”这样,利用生活场景进行教学,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陌生感,对口算规则的接受更加容易。

三、在合作中锻炼,提升口算能力

小学生都喜欢随众,特别是对低年级段的学生来说,更希望在集体中展示自己,小组合作口算训练,就是在学生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反复进行口算技巧训练,提升口算能力。

比如,在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锻炼时,小学数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勇攀高峰”的合作训练:在训练的时候,两人一组,相互轮流出题,对10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进行锻炼,答对的人前进一步,答错的人则要后退一步,假如答错的人已经在第一格就原地不动。总体计算过程有10个格,最早走完这些格子的小组获得胜利,得到“勇攀高峰”的称号。通过这样的活动,提升学生口算效率,口算教学效果更好。

总之,在小学低段学生中进行口算训练还存在一定困难,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正确认识当前局面,对小学低段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以最合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小学口算学习,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孟云燕.小学数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培养[J].成才之路,2014(27).

?誗编辑 李 姣

猜你喜欢

口算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