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

2015-06-02李晓娟

新课程·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探讨

李晓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独立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阐述了探究性学习的概念,并提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探讨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学习方法,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为基础。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规律,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成绩。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一种科学的手段使学生从中学到知识,而且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的具体方法

1.创设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思维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强烈的特殊时期,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比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教师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在熟悉课文内容后再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等车的心情,有的学生回答说:“等不来车心情很烦躁”,有的学生说:“干脆直接打车”等。这时教师再提问学生:“文中的老奶奶内心焦急,但为什么一直在耐心等车呢?”这样学生带着疑问重新回到课文中,探究和思考教师的问题。

2.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还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学习转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投入问题中,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3.优化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优化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不能只关心最后的研究成果以及具体的水平程度,而是要注重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表现出的参与度、认真度、创新精神和处理资料的能力等。教师对评价要做到即时、即地以及即兴。只有教师优化教学评价,才能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探究学生语文学习的探讨,通过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同时,教师应该及时地做出教学评价,通过优化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郭欣华.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

?誗编辑 董慧红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探讨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