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初探

2015-06-02王翠民

新课程·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兴趣评价数学

王翠民

摘 要: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多元评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实效,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数学;兴趣;方式;评价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标准和教材,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能。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通过预设的导入、课前游戏、智力竞猜、视频质疑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中来。在教学《统计》一课时,我抓住小学生都喜欢小动物这个特点,让学生从最喜欢的小动物入手,通过图片引入让学生自选动物,并统计班内喜欢小白兔、小花猫、小花狗的学生人数,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调查、去发现、去统计,学生在活动中激起了探究的浓厚兴趣,从而将学生自然地引入新知识学习中。

二、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要实现转变,选取的学习方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成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统计》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参加统计,完成统计图,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统计、绘制、表达、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探究过程,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获得了情感体验。

三、注重评价的多元化

在教学中倡导使用多元评价,要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和情感体验,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在教学中,我一般采取学生自评、小组评、教师评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成长、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形成良好的数学技能。

只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坚持以学为主,强化数学意识,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就能使课堂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王伟.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

?誗编辑 董慧红

猜你喜欢

兴趣评价数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