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015-06-02张国忠

新课程·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巴迪素质教育交流

张国忠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该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就是说,素质教育下的语文课堂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学生的与人交流的能力、语言应用能力等等,这样才能在展现语文学科价值的同时,确保语文课程价值得到最大化实现。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要立足于语文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进而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表演情境,锻炼表达交流能力

表演是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也是锻炼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表演情境,使学生在对话中提高自己的表达交流能力。

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为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为了让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将这篇文章改编成了“课本剧”。片段如下:巴迪:“妈妈,我写了一首小诗”(因不知道会得到怎样的评价,心情非常忐忑地将这首小诗呈给了母亲。)

母亲: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母亲高兴地拥抱我,点头告诉妈妈是我写的)

巴迪: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得到母亲的肯定后,我有点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父亲的肯定)

……

引导学生根据我改编的课本剧来进行表演,这样不但能够活跃语文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搭建写话平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一直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学生最不喜欢的一项学习内容。一是因为没有写作素材,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不清楚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二是缺少锻炼的机会。对于作文我们通常采取的是一周一次,或者是让学生自己选择题目或者是给定的题目,导致学生严重缺乏写作的欲望。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搭建一定的写话平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愿意用笔来表达自己,进而为实现我笔抒我心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时,我会组织学生以“蔺相如”或者“廉颇”又或者“第三者”的角度对本文进行改编,并动手写下来,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学生因为没有素材而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改编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对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作出相应的贡献。

三、组织看图说话,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看图说话是小学阶段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展示,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还要从网络上找一些有意义的图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表达自己所看到的事物,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用最经典的图片,一张白纸上有一个黑点的图片,引导学生自主说一说看到图片后的第一反应,这样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提高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搭建不同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教师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学会应用语文,进而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的同时,也为语文教师的展示以及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要坚持不懈,要鼓励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进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高翠华.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4(09).

?誗编辑 董慧红

猜你喜欢

巴迪素质教育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一起加油
一起加油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