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特点与情感教育解决对策研究

2015-06-02任文娅卢王端

新课程·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小组合作学习情感教育

任文娅+卢王端

摘 要: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附属品”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近年来逐渐受到各方关注。通过对本校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最为突出。鉴于此,以情感教育为支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干预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习问题;情感教育;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2014年9月23日,我校教师组织全校224名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其学习成绩堪忧、学习习惯较差,学习问题极为突出。鉴于此,笔者以情感教育为支点,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来探索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期对广大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者有所借鉴。

“留守儿童是指那些不能随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活动的父母一起生活而留在家乡由代理监护人教养或自我照顾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目前,学术界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以下学习问题:(1)学习目标不明确;(2)学习习惯不良;(3)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4)学习成绩偏差;(5)学习适应性弱等。

究其原因,学者多从家庭、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学校三方面进行了归因。家庭方面,代理监护人年老体弱辅导无力、监督不到位;留守儿童自身学习兴趣也不浓、缺乏可靠的学习支持,导致他们降低学习要求,得过且过;教师方面,由于留守儿童普遍成绩偏差,极易受到老师的冷嘲热讽,势必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倦怠。

在英国沃尔克大学召开的一个国际性情感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来自10个欧洲国家的与会者一致同意情感教育的下述定义: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或者正如法语中更为确切的表述,关注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身心愉悦。

对初高中教育工作者来说,运用情感教育的育人原则进行传道授业,对广大农村留守儿童的终身发展具有诸多积极意义,如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潜能的开发,促进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其品德等。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经指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环境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传统说教式的教育形式已很难满足留守儿童的学习需求,教师要依靠创新、智慧型的教育方式来吸引留守儿童的主动学习,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干预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与传统学习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注重个人的参与,主张组员通过亲身参与,建构新的认知,获得个人成长。

美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卡尔·罗杰斯把师生关系当作解决学生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由于父母关爱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大都比较自卑,在面对学习问题时,他们苦于缺乏指导,却羞于向老师、同学求教,再加上受他们不良学习习惯的牵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那如何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遵循“以教师情感教育为指针,以学生小组合作为保障”的宗旨来展开教育实践。

所谓以“教师情感教育为指针”是指教师在辅导、监督留守儿童学习时,首先要怀有“无条件积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态度,用热情、关心、赞扬和尊重之心去唤醒留守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对本学科教学的接纳。其次,教师要尽量移情学生,设身处地地为留守儿童考量,主动与代理监护人联系,授予他们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力求为留守儿童在校内校外构建一个安静、宽松的学习环境。

再次,教师应由注重自己的教,转向注重留守儿童的学,教给他们各科高效学习的方法,并不断根据留守儿童的学习特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最后,教师应以“知识就是力量”对学生进行勉励,强调学好知识文化对他们后天发展的积极意义,形成刺激学生主动求知的长效动力。

“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保障”是指在校学习中,教师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按一定比例、学生的性格特征及成绩状况分为几个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根据不同的目标,小组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治愈型小组、发展型小组、互惠型小组等,但小组的建立都需遵循以下原则:(1)以诚相待的原则;(2)隐私保密的原则;(3)淡化竞争色彩、注重共同成长的原则。

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教师就可以不定期开展主题小组活动来干预留守儿童学习问题了,如“我和我的学习目标”(让留守儿童在对自己学业状况了解的基础上,明确学习目标),“走开,坏习惯”(使留守儿童在同伴提醒及自我反思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在同伴的支持和监督下改掉坏习惯);又如“给学习插上翅膀”(旨在让留守儿童在组内分享的过程中学习多种学习方法)等。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个人成长。在良好小组合作学习氛围的熏染下,留守儿童很容易畅所欲言,也可以学习并尝试与建立良好关系的技巧。随着小组交流的加深,小组成员的亲昵感和依赖感增强,留守儿童更会有意无意地将其他非留守儿童的优秀品质与良好学习行为作为自己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达到润物无声之效。

农村教育亟待提高的迫切性,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倾注更多的情感来教育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增长他们的文化和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单靠纸上谈兵自是不行,让我们以务实的态度,建构起一个个合作学习小组,让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解决走向深入!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刘志军.留守儿童的定义检讨与规模估算[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3):49.

[2][英]P·郎.情感教育的国际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3):25-36.

[3]郝杰花.武汉市SY实验学校留守儿童学习支持小组计划书[D].华中师范大学,2014-05.

?誗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小组合作学习情感教育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