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结构,提高小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2015-06-02王成刚

新课程·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学生上课走神动脑

王成刚

面对小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学生上课走神、课堂效率不高的现象。尽管我们不断努力,但仍是治标不治本。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呢?

事实上,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小学生身心发育还不够成熟,决定了其注意力的短暂性,不可能长时间地停留在同一件事情上,容易出现上课走神现象;其次就是课堂教学方式不合理导致学生产生疲乏感和厌倦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自己根本不动脑,也不动手,只是被动地在听,很容易产生倦怠,导致听课效果减弱。第三就是课堂结构不够合理导致所学知识不能及时巩固,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一是要加强课前甚至是课上的预习指导,每节课都要制订好预习提纲,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目的,有的放矢地做好课前准备,打有把握之仗。同时,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回顾之前所学的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这样有助于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二是要明确课堂责任,还课堂给学生。事实上,在一堂课的内容之中,有一部分是学生依靠前面的知识自学就能解决的,还有一部分可以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也能够解决。对于我们来说,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学活动实现自己的自学目标,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做好指导、加强监督,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价。这样,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因为伴随有检查的督促作用,不但能够激励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同时因为有任务可完成,更帮助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克服了学生上课走神溜号的坏毛病。

三是强化教师作用,突破重、难点。利用学生的自学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但是不是就削弱了教师的作用呢?其实不然,尽管我们强调要把课堂交给学生,但在指导学生自学过程的同时,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结构,充分融入学生的课堂活动中,这样既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同时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依据掌握的情况做好指导以及重、难点的突破和知识的延伸。

没有一种方法是适应所有课堂的,但有一种原则是在课堂中需要我们把握的。那就是要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相信学生。老师要做好“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转变。别人的经验与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够照抄照搬,需要我们吸收借鉴其精华,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材内容去发现属于我们自己课堂的实践方法。

?誗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学生上课走神动脑
恭喜你走神了
为什么上课走神
走神
肯动脑就会成功
走神
谁打我
动手动脑多快乐
动脑填数等